(六)坚持民意导向,加强民生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更强的幸福感。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理念,积极回应百姓关切,努力增进人民福祉,切实让群众过上更好生活。一是扎实做好“基础民生”,为广大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强农贸市场快检设施建设,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推进农村公路网化工程,改造农村公路1000公里。大力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扎实推进“银龄安康”工程,为老年人幸福生活提供保障。二是扎实做好“普惠民生”,为广大群众提供全覆盖的基本公共服务。完善“三级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新增城镇就业6.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加快推进“全面改薄”工程,积极化解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引进、膨胀优质教育资源,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推进驻地高校改革,支持高等教育发展;整合职教资源,启动职教园区建设,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加快特殊教育发展步伐,满足特殊群体的学习需求。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加快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和贫困“两癌”妇女救助工作。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继续优化出生人口性别比。大力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村文体广场建设。加快推进市体校新校区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启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用心做好“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关爱工作。三是扎实做好“底线民生”,让生活困难的群众享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怀和帮助。进一步提高社保救助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400元和每年3000元,五保人员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年4400元和每年3000元。抓好城乡困难群体住房保障工作,开工建设城市公租房1876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000户以上。四是集中力量办好以下10个方面的民生实事。(1)完成全民健身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的主体工程建设。(2)开工建设以博物馆、科技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艺术馆、城市展览馆为主体的菏泽市市民中心。(3)在市区规划建设20个便民市场、20个停车场、20个健身广场、10个夜市、10个早市。(4)新增加新能源公交车100辆、公交线路5条,新增加公共自行车1000辆、站点50座。(5)新建农村校舍150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城区中小学校72所,新建农村幼儿园200所,公开招录教师2000名以上。在乡镇推进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6)在市区中华路市实验小学和二十一中处各建一座人行天桥。(7)将职工医保年最高支付限额由20万元提高到50万元、居民医保年最高支付限额由45万元提高到65万元;医疗救助最高标准提高到2.2万元,重特大医疗救助最高标准提高到2.5万元。(8)新建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0处、农村幸福院400处。(9)加快城乡电商服务网络建设,新建城市社区智能投递终端50个、农村电商服务站1000个。(10)淘汰取缔城区燃煤锅炉、黄标车、燃煤烧烤点,消除城区裸露土地,新增集中供热覆盖面积500万平方米,新增环卫保洁面积500万平方米。
(七)坚持底线思维,强化红线约束,切实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一是坚定不移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完善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双重责任,实行环境违法案件挂牌督办、约谈、有奖举报、一票否决等制度,构建多元监管共治体系。改扩建现有污水处理厂,提高处理能力,切实解决污水直排和河道污染问题。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大气污染防治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增加蓝天白云天数。二是坚定不移推进节能降耗。深化能效对标,加大节能改造,着力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确保实现节能量20万吨标煤以上。三是坚定不移节约高效利用资源。强化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四是坚定不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社会征信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风险监测预警,稳妥处置化解不良资产和担保圈风险,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和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五是坚定不移抓好安全生产。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扎实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专项整治,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六是坚定不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化“平安菏泽”、“法治菏泽”建设,着力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高依法解决群众诉求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