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因未获得追加拨款面临停工危机

2016年02月24日 17:42   来源:新华网   牟彦秋综合

命运多舛的刚申港高铁香港段,因追加拨款申请未获批准而在此面临停工危机。

 

  日前,香港立法会财务委员会加开会议,审议涉及约196亿元(港币,下同)的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工程追加拨款申请,但因反对派坚持“拉布”,最终未能完成审议。

  港府强调,除施工需要外,还要为万一停工带来的额外开支预留资金,因此之前批出的650亿在今年6月就会用完。港铁须早3个月通知承建商是否有新拨款以继续开展工程,因而本周末或下周一为“死线”。如果届时仍未取得拨款,会决定高铁何时停工,高铁通车日期将进一步推迟。

  得不到追加拨款 高铁香港段或将停工

  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2010年4月正式动工、原计划在2015年竣工及通车的高铁香港段,先延迟至2016年,再延迟至2017年年底竣工通车,至去年下半年又再度提出以2018年第三季度通车为目标。

  就在去年的12月,香港特区政府与香港铁路有限公司还签订了协议,试图拯救“难产”的高铁香港段于水火之中。现在,因得不到追加拨款,高铁香港段又一次被推到“烂尾”的风口浪尖。

  高铁若停工 香港伤不起

  这本应该是一件利港利民的好事:高铁香港段落成后,将成为总长度16000公里的国家高速铁路网的一部分,大幅缩短往来香港及内地主要城市的行车时间,14分钟就可从香港到达深圳福田,由广州至香港的时间会减半至约48分钟。香港亦可以受惠于内地“四纵四横”高铁网所带动的人流,融入国家发展之中。现如今,这些都将随着高铁香港段的停工,变得遥遥无期。

  香港舆论批评反对派一再拖延通过高铁工程追加拨款,如此“拖后腿”不仅累己,而且累人,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

  倘若高铁香港段因追加拨款申请未能在3月中前批准而“烂尾”, 30多个主承判商将会蒙受上亿元的损失, 超过100分判商将会受损失。

  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日前表示,暂时停工甚至终止高铁工程合约,会招致额外的项目支出:据估计,单是暂停工程所涉及的费用,以6个月计算约为48亿元;如果终止工程,可能需要2至3年时间才能重新招标、恢复动工,这样做会导致额外支出约282亿元。而倘若高铁项目“烂尾”,仍须多支出约106亿元完成余下一些必要的善后工程,即共损失756亿元。(牟彦秋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