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着力打造“南宁渠道”升级版,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拓宽对外开放平台。服务好第十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等重大国际活动,筹办好2016年亚洲国际集邮展,深化以东盟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探索成立面向东盟国家企业的投资服务中心。加强南宁综合保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9月底前封关运行。
落实“双核驱动”战略。引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在户籍、园区、通关等领域先行先试。加快与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施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大会战,重点完善南宁港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加快邕宁梯级水利枢纽建设,全面建成郁江老口航运枢纽,续建、开工一批码头和疏港交通项目。积极融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建设。
扩大对外贸易和合作。继续实施加工贸易倍增计划,扩大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支持大宗商品进出口业务。以创建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契机,拓展软件和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设计等服务外包领域。更加紧密加强与粤港澳台的开放合作,加大招大引强,围绕重点产业开展精准招商,力争全年实现区外境内到位内资648亿元、增长8%,实际利用外资7.57亿美元、增长8%。
(七)着力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实施精准脱贫攻坚。凝聚“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扶贫工作整体合力,全面落实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在精准识别、完善建档立卡数据、摸准脱贫需求的基础上,精准实施 “七个一批”脱贫攻坚和基础设施建设“七大工程”,力争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万人以上,重点县、片区县及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大力推进扶贫移民搬迁,加快推进隆安震东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与城镇化结合示范工程、上林老乡家园等项目建设。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市本级财政新增专项扶贫资金3亿元,统筹整合市本级各部门涉农资金33.8亿元。加快推动金融扶贫改革,争取银行贷款23亿元以上。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教育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推进中职学校入驻南宁教育园区,力争市区内基本建成8所中小学校。进一步扩大多元普惠幼儿园规模。力争2—3个县区通过自治区级、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扎实推进职业院校合作办学和市中小学综合实践中心建设。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为200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400间教室配备“班班通”多媒体设备。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创建充分就业县区活动”,大力推行订单培训、定岗培训和定向培训,加强对贫困劳动力、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产业工人的免费职业培训。做好“南宁创客城”及各类创业孵化基地的指导和服务。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广西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5月开工建设。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按照自治区统一规划部署,积极做好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有关工作。深化拓展“互联网+社保”工程建设,推进智慧社保“诊疗一卡通”工作,力争在全市三甲以上定点医疗机构推开,实现“互联网+社保+医疗+金融”便民服务。加快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形成涵盖老年人、社会保障、优待福利、基础设施建设、养老服务等方面的制度体系,健全医养融合、社会参与、用地保障、金融扶持等市场政策体系。全面开展临时救助,推行城乡低保网上审批改革。完善和落实针对残疾人的专项保障和救助政策。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行动。
推进健康南宁建设。大幅度提升体育场地设施供给,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经常锻炼人口比例,将健康关口前移。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落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完成江南区、良庆区人民医院建设,全力推进明安医院、市儿童医院等卫生重点项目和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完善疾病防控、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和预案管理办法。稳妥推进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继续推进出生人口素质提升工程和性别比偏高问题治理工作。积极推进健康城市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深化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精心开展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文化走亲”东盟行活动。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扎实推进金壮锦“桂绣”等文化创意基地、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市图书馆新馆、市群众艺术馆等重大文化项目和昆仑关军事历史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建设。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抓好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送百戏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精心开展“百姓大舞台·想秀你就来”南宁民歌湖周周演百场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做好文化遗产传承,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扎实推进壮族歌圩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组织实施“七五”普法。深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预防控制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和企业责任主体落实。加快消防基层基础工作,年内建成20个微型消防站。深入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预防和实施分类分级监管。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实现基层应急管理网格化。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力度,严密防范和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首府社会稳定。健全社区准入制,加强城乡社区协商自治。
坚持为民办实事。坚持财政支出更多向民生倾斜,全力完成我市承办自治区级和我市为民办实事工程,着力解决道路停车收费贵、交通拥堵和城市扬尘等一批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
(八)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规范行政权力,强化严格执法,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切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建议。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完善纠错机制。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做好地方性法规草拟和政府规章制定工作。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遵守国务院“约法三章”;严格控制行政经费增长,进一步降低“三公”经费支出。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监管,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深入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巩固拓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强化政府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坚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在政府系统形成求真务实、敢于担当的浓厚干事创业氛围。
同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依法保障公民特别是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继续做好外事、侨务、宗教、统计、档案等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未来发展目标任务已经明确,我们肩负责任重大、使命无限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克难攻坚,敢做善成,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勇当广西“两个建成”排头兵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