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现代产业走廊建设

2016年03月02日 11:44   来源:湖北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推进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产业走廊,关键在于创新发展。

  创新驱动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打造长江经济带现代产业走廊,需要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沿江各省市面临产业同质、产能过剩的问题,需要加快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同时要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促进竞争功能,更好发挥国家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上海、江苏、湖南等省市纷纷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助推新兴产业发展。重庆市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湖北省新设立了规模2000亿元左右的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均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

  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沿江各省市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各有差异,在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时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同时,要重视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设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的应用,以推进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沿江传统优势行业的智能化改造,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金融保险、节能环保、现代物流、航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老、家庭服务、文化教育等生活性服务业。

  充分发挥创新示范区的平台作用

  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确定的八大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中,长江经济带占据四席。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目的在于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瓶颈制约的关键,引领、示范和带动全国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形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新动力。上海、安徽(合芜蚌)、四川(成德绵)和武汉市相继出台一系列改革创新的政策措施。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2016年将全面推进落实试验区域的改革部署,开展阶段总结评估,对成熟的改革举措及时向全国推广。

  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作用。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目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共11个。长江经济带中包括上海张江、武汉东湖、苏南、长株潭、成都、杭州等高新区建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挥带动作用,鼓励与沿江其他地区共建科技园区,促进协同创新。

  创新产业分工协作机制

  探索建立区域合作引导基金。鼓励和支持设立由政府出资的区域合作引导基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区域合作重点项目。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拓宽项目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开发性金融机构发挥资金、智力、产品等优势,在促进区域合作的重大项目建设、合作规划编制、推进产业承接转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探索建立区域产业链条上全流域联动机制。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之间存在显著的产业梯度和要素禀赋差异,产业能级沿长江流向呈现递增趋势,要素丰裕度则沿长江流向递减。上、中、下游之间应立足于自身的比较优势,探索建立产业链条上下游联动机制,促进产业组团式承接和集群式发展,形成高效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

  探索建立科技合作与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跨区域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基地,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作者系省社科院副研究员)

  本文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