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江生态保护

2016年04月18日 11:24   来源:中国经济网   

  (原标题:湖北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江生态保护)

  荆楚争绿色 江汉满春光

  ——湖北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江生态保护

△荆州观音矶头江景。 经济日报记者 栾笑语摄

① ② ③

  ①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的巨大“天坑”。 经济日报记者 栾笑语摄

  ② 武汉园博园一角。 经济日报记者 栾笑语摄

  ③ 宜昌兴山县水上公路。 邹远景摄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经济日报》“探访长江经济带”采访组来到湖北。

  湖北,位于长江经济带中上游,西接渝川,东达赣皖,南及潇湘,有着1000多公里的长江岸线,境内有长江、汉江、清江、洞庭湖、洪湖等水系。记者沿长江湖北段顺流而下,访探宜昌、荆州、黄石、武汉等沿江城市,求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定位下,湖北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推进改革发展新跨越的路径。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设长江经济带,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已经成为湖北上下的广泛共识——

  宜昌:保护好三峡库区这个生态屏障

  宜昌,坛子岭。三峡大坝的制高点,如今成为俯瞰三峡库区的最佳观景点。近看西陵峡谷,远眺屈原故里,守望高峡平湖的宜昌,因水电而兴、以化工为傲,为了眼前滔滔江水,又在付出怎样的环保努力呢?

  “三峡库区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关系到三峡水库战略性淡水资源的水环境安全,关系到三峡工程长期可持续安全运行,我们对三峡库区的保护可谓不遗余力。”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的这番话,道出了宜昌生态保护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他说,保护好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不仅对宜昌而且对长江中下游生态都极其重要,这是宜昌市必须担负的责任。

  有了这样的认识,宜昌保护库区、守护长江就有了实实在在的发力点。一系列有效措施付诸实施:下决心取缔禁绝江、河、湖水面网箱养殖,规范渔业和水面养殖业,恢复水系生态健康;大力恢复库区植被,种植多层次保护林带,推进小流域治理,重建沿江生态屏障;组建长江清漂队伍,及时打捞和处理上游和沿江进入长江的漂浮物,保持江面清、库岸洁;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植树造林,保障水土不流失。

  大保护,不是不发展。实现绿色发展、生态致富,才能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长江的生态大保护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三斗坪镇委书记望华感叹道,“以前只看重GDP,现在更看重全域旅游、产业扶贫、全民创业和居民素质提升这些综合效益”。

  三峡人家风景区位于夷陵区,地处西陵峡境内,是三峡环坝旅游发展集团重点打造的项目。这里既浓缩三峡特有的文化积淀,也展现出近年来生态保护给三峡人生活带来的喜人变化,青山绿水的生态红利不再是“雾里看花”。

  景区三斗坪镇石牌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村,有老话讲,“有钱不往石牌望,有女不嫁石牌郎”。如今,一个旅游项目将整个石牌村盘活了,石牌村一下子成为富裕村,成为当地产业扶贫的成功范例。

  目前,夷陵区拥有2个5A级景区、3个4A级景区,建成了20多个生态旅游专业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业人数约4.5万人,带动农户3.2万户,年创产值5亿多元。

  长江生态大保护促进了宜昌产业转型,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串接的新型产业链已经形成。

  官庄村,“宜昌城郊休闲第一村”。在静谧翠绿的山水之间孕育着一个直接惠及村民的庞大产业链——柑橘种植和加工。这里的村民以柑橘为产业,建立了各类农业合作社。夷陵区委统筹办主任赵华介绍说,去年,官庄村全面启动7000亩高效橘园改造项目,试验改良品种200亩,发展采摘观光橘园2000亩,修建柑橘卖场,并筹建柑橘加工仓储物流中心。同时,引资发展苗木、花卉、小水果、无公害蔬菜等,形成了“山上有林、山中有花、山下有果”的立体生态格局。

  在宜都,还有一家以柑橘为原料的现代化生产企业——土老憨。这家企业以陈皮为原料,开发出果味发酵的系列调味品,构建起柑橘种植业与工业化精深加工紧密结合的产业链。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以标准化要求统一分散农户的生产,实现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的有机结合。

  “建城市必须重生态,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环境保护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谈发展,宜昌才有未来。”宜昌市市长马旭明说。

  荆州:保护好水是我们的责任

  从宜昌一进入荆州地界,就进了平原水网地带。荆州,古称江陵,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滨江揽湖、水网密布。长江在境内横贯483公里,占湖北省长江干流近一半;各类水域面积35.4万公顷、占市域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水乡”。

  “水是我们最重要的资源。”荆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守卫反复强调水对荆州的特殊意义。

  水对荆州的意义,几乎随处可见。伫立观音矶头,俯瞰悠悠长江,脚下一处明显的历史水位标志,那就是“九八”抗洪的凶险水势留下的纪念。纵观长江流域抗洪史,荆州始终是长江上最重要的防洪屏障之一。

  近年来,随着三峡工程的竣工并发挥效用,长久以来困扰荆州发展的水患逐渐成为历史,但水与荆州仍然有着不解之缘。

  采访组抵达荆州后,实地考察的第一个现场,就是引江济汉工程,这是一条全长约67.23公里的人工水道,构成了长江与汉江之间的水循环系统。这个工程是南水北调特别是为北京供水的配套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为了弥补因丹江口调水导致汉江在枯水季节水量减少,影响灌溉、供水、航运等功能,开挖了这条人工运河。引江济汉,对保护汉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

  荆州之水,不仅属于荆州,而且关乎全国。荆州与水结缘,荆州的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始终都离不开这个“水”字。

  承载着这样的使命,荆州的建设者有着这样一个明确的信念:荆州的发展,必须做好水文章,必须从水资源保护抓起。

  改革开放初期,荆州的印染和日化工业一度很红火。随着经济转型升级,传统优势的风光不再,环保治污压力日益显现。为了扎实做好水资源保护这篇大文章,荆州果断放弃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并将历史遗留的传统印染企业,统统纳入园区集中管理、统一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对此,开发区中环水业总经理余光荣的一番话,很能代表当下荆州人对“护水”的责任感:“长江是母亲河,我们做水业要讲天地良心、讲职业道德,保护好水是我们的责任!”

  为了水,荆州人民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为了水,荆州还要更精细地谋划好绿色发展的未来。面对转型升级与发展空间的压力,市委常委王守卫说,我们一定要让荆州的产业进一步“绿”起来,坚持生态优先谈发展,只要有利于绿色发展,就要全力以赴做好“加法”;只要不利于绿色发展,就要断然做好“减法”。

  总部设在深圳的华讯方舟集团将部分产品加工基地移师荆州,就是典型的一例。这家专注于移动宽带网络设备及相关增值业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集中度高,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环境。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企业依然保持旺盛的出口增长势头。负责荆州项目的高级副总裁项俊晖对记者说:“我们的企业符合绿色低碳发展要求,一些与我们密切合作的伙伴也表示了落户荆州的意向。”

  黄石:为母亲河的生态环境减压

  “江之右岸有黄石山,水迳其北,即黄石矶也”,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这样记载。这个地方正是今日之黄石。

  黄石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早在3000多年前,越、楚先民就在此采掘冶炼铜铁。近代以来,中国大工业的先驱者汉冶萍公司在此发端。华新水泥、大冶钢厂等老牌企业,也在此创立发展。黄石曾经为我国工业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黄石之名声,得于矿产资源;黄石生态环境压力,也是因为矿产资源。时移世易,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为母亲河生态环境减压,成为黄石近年来持续攻坚的课题。

  “没有长江,就没有黄石,也就没有我们几千年的矿冶文明。但时至今日,我们不能再‘啃老’了。”黄石市委书记周先旺对记者说,“落实省委提出的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黄石正在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立市、产业强市之路”。

  为母亲河减负,黄石痛下狠手,大刀阔斧地治理曾经辉煌的矿冶业。

  近三年来,黄石先后关停了367家“五小”企业,炸毁烟囱39根,拆除电力设施和生产设备3452台(套),为此,黄石不惜直接减少工业产值200亿元,拉低工业增速3.7个百分点;他们还提高环保门槛,先后婉拒了炼焦、炼锌等100多个项目落户,一大批污染大、能耗高的项目被坚决放弃;同时加大力度督促企业创新生产工艺、节能减排和污染源整治,460多家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成功实现达标排放……各项举措显示了黄石人绿色转型的坚定决心。在全国首批11个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中,以新冶钢、华新水泥、大冶有色、劲牌公司为代表的四种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典型模式,被参评专家院士们誉为“黄石模式”。

  工矿废弃地复垦,为母亲河流域添绿,是黄石绿色发展引起全国瞩目的一个亮点。

  铁山区,一处巨大“天坑”仰视天空,这是属于大冶铁矿的露天矿坑。开采遗址形成了444米的落差,一圈圈露天矿道层层叠叠,好似巨大的年轮。在铁山区乃至黄石市,像这样的历史遗留工矿地还有很多。铁山区委书记胡楚平的话切中要害:“现在不搞生态建设,发展将后续无力。”

  铺土、植草、种树,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建则建。曾经的矿山开采遗留废渣山再着新绿,成了美丽的公园、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巨大“天坑”转身变成“国家矿山公园”,每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

  黄石的努力正在换来生态红利。市委书记周先旺说:“我们不怕难,最怕方向错。只要方向对了,每前进一步都会离目标更近。现在,黄石正逐渐走出最困难的谷底。”

  就在记者采访当天,黄石围绕长江保护召开了全市动员会,各部门干部乘船调查沿江密布的小码头,探讨清退方案,为长江减负。与此同时,黄石新港已完成一期工程、开通运营,将彻底改变沿江码头“小、散、乱”的局面。

  武汉:让长江上的明珠更美丽

  采访组湖北的采访,最后一站是武汉。

  武汉,是长江中上游重镇,号称九省通衢,具有承接四面、辐射八方的区位优势,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中南地区的经济中心。这里科技、教育、文化发达,金融、商业、贸易、物流繁荣,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立交桥”,长江中上游的一颗耀眼明珠。

  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保护长江、净化水系、抓好大保护,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武汉的位置重要、作用重要,对周边具有很强的示范、辐射效应。

  武汉这样一个工业和商贸重镇,如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优美的双赢呢?

  “去园博园看看吧!”当地同志热情推荐。

  武汉园博园占地213公顷,风景秀美如画。然而,这样的美景却是新瓶装旧酒,由老旧城区修复改造而来。在昔日脏乱差基础上精心打造“园博园”,体现了建设者的匠心独运。这对武汉这样一座有着大片需要改造旧城区的特大城市来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往日的垃圾山变成舒展起伏的绿丘、五彩缤纷的花谷,曾经市民唯恐避之不及的脏乱差地带,如今吸引无数游客前来,在这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人们只能从园区展览的图片中窥见它过去的面貌,感叹它今日的巨变,堪称城市生态修复的典型样本。

  园博园只是武汉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是“一带十园”之中的一园,而张公堤则是将这“十园”像宝珠一样串联起来的绿带。

  张公堤是张之洞1904年治理水患时主持修建的后湖大堤,已有百多年的历史。后来由于城市扩建,重化工业发展,这里竟然成为垃圾成山、灰尘铺地的“城市伤疤”。2012年,武汉决定治理这处“伤疤”,把它改造成绿色满园、繁花似锦、环境优美的全市最大公园。人们把这称之为“泼绿”行动!

  如今,张公堤已经实现从“灰源”到“绿海”的华丽转身,到堤上寻绿的游人如织,这一百年大堤与沿线一路建设的“一带十园”诱人景象,正在成为武汉生态文明理念的新注解。

  “经济发展了,环境却被破坏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局长苏霓斌说,“我们要用环境保护的方式治疗城市伤疤,进而用自然生态改变社会生态”。

  对生态的修复,不仅有效改变了城市风貌,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坐落在蔡甸区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后官湖,风景宜人。这里,比东湖湿地公园面积要大3倍。当年东湖成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时,蔡甸区的后官湖,还是一片“野湖汊”。人们围湖而居、围网养殖,水质受到很大破坏。

  2012年,一条110公里绿道沿湖畔修建起来,原先4个湖泊共37平方公里水面连成一体保护起来,水系的沟通和湖水的流动,使湖泊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大为改善。起初,一些人认为,生态建设对于蔡甸区是奢侈品,只投入不产出,带不来GDP,不是“正事”。

  “现在再看当年的决策,修复的这片绿资源,已成为蔡甸今后发展的巨大优势,绿色红利正在收获。”区委书记、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管委会主任刘子清自信地表示。

  2014年,中法两国政府代表签署合作意向书,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项目正式落户蔡甸区。武汉地铁集团、中冶集团等16家单位纷纷与生态城签署协议,涉及地铁线路、地下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项目等近千亿元的投资。如今,法国电力集团、德高传媒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欧洲华人华侨企业总部等机构,业已签约准备入驻。就在几个月前,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中方部际协调组获国务院批复成立,生态示范城建设将在更高层面上推动。

  在湖北期间,采访组与湖北省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界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大家纷纷表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定位,现实针对性很强,非常符合湖北实际、符合长江沿江各地实际。这一战略定位,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更是体现了对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尊重,是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认识上的升华。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定位在湖北得到积极响应,并正在转化为一步步扎实的行动。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伟年向记者表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已经十分明确,湖北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从湖北自身发展情况看,我们应该也必须这样做。只要各级干部真正认识到生态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意义,事情就一定能做得更好!”(经济日报“探访长江经济带”湖北采访组 采访组成员:经济日报记者 张 磊 吕立勤 魏劲松 郑明桥 栾笑语 执笔:张 磊 吕立勤 栾笑语 本版编辑 陈 艳 杨开新)

  (原标题:湖北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江生态保护)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