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是最近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在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发展面临新常态的背景下,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对协调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意义重大。围绕有关问题,记者采访了社科界专家学者。
区域合作新纽带
长江流域覆盖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与沿海和其他经济带相比,长江经济带拥有我国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是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的地区之一。
“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助于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优化产业布局,使资源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在更大的范围自由流动,推动了长江沿岸各省市产业转移和创新转型升级。”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王业强认为,长江经济带正在成为我国不同层次经济区域之间内在合作的新纽带,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缩小了东中西部地区差距。同时他表示,长江经济带将充分发挥沿海沿江沿边的区位优势,深化向东开放,加快向西开放,全面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开创新局面。
“从‘黄金海岸’走向‘黄金水道’,这一战略调整体现了长江经济带独特的优势。”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教授徐长乐认为,长江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自然经济区域,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商贸走廊。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利于挖掘中上游广阔腹地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培育经济新需求。“要从政策和市场两方面推动一体化建设,引导上中下游紧密的分工和合作来寻求利益结合点;通过统一市场的建立,使各种生产要素在更大空间范围腾挪,才会起到更好地熨平地区发展差异的效果。”
打造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江河滚滚,其势在畅。2014年国务院发布《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高起点高水平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开放。学者认为,便捷的交通为长江流域内各资源要素的协调利用提供了保障和基础,立体交通走廊的建设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保障。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