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东岸陆家嘴新貌。刘 宏摄
站在吴淞口古炮台上,放眼望去,奔腾了6300多公里的滚滚长江水,在这里变得安静而婉约起来,依依不舍地汇入了大海。当地人说,这里是观赏长江入海的最佳地点。
如今的古炮台,是一家湿地森林公园的所在地,也是上海市民踏青休闲的好去处。不过,十多年前的这里,还是杂乱丛生的“钢渣堆场”,每天一车车冒着黑烟的钢渣从周边钢厂运来……在当地干群一棒接一棒地努力下,古老的吴淞口由黑变绿、重焕生机。
吴淞口的变迁,正是上海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在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严军看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既是上海多年来持之以恒抓生态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上海谋求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基本路径。未来,上海要走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站位要高、视野要宽、有取有舍”。
巧做生态“加减法”
在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棋局中,上海能做什么?
从区位上看,上海位于长江的最末端,也是长江生态保护的“末梢”。长江受污染时,上海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反之,上海也是长江生态改善的直接受益者。不仅如此,作为长江经济带上最发达、配置资源能力最强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更要成为长江生态保护、流域绿色发展的推动者和贡献者。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近年来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迅速,但高强度开发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消耗,整个经济带土地、能源、水资源开发水平均超过全国其他地区的平均消耗强度。
“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问题,同样也是上海必须面对的严峻命题之一。目前,上海全市的开发强度已经达到了46%,这在国际上也是非常高的水平了!”严军说,近年来上海划定了长江岸线的生态“红线”,在环境治理和生态改善上做了很多工作。未来,上海还要在有限的国土空间里巧做生态“加减法”,成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表率。
始于2002年的崇明生态岛开发,是上海生态“加法”的重要一笔。作为成功范例,崇明生态岛建设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编入绿色经济教材,向全球42个岛国推荐。然而,开发过程并非想象中的一帆风顺,困扰当地干群的一个最大疑问,仍是关于保护与发展的老问题——别人经济总量比我们大、工厂比我们多、楼房比我们高,我们就这么栽栽树、种种草,能有发展前景么?
质疑在生态品质的提升中逐步消散,崇明的好空气、好环境换回了老百姓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事实上,优良的生态优势正成为崇明发展的新优势。在上海社科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周冯琦看来,生态岛建设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样板可参照,之所以崇明岛能实现优势转化,得益于生态思维的创新,未来崇明生态岛建设将释放出更多的“生态红利”。
做生态“加法”不易,做生态“减法”更难。上海拥有104公里长江岸线,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众多重化工企业的投资目光。对此,上海的回答斩钉截铁:凡是产业导向、能耗水平和环境评价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再赚钱也不要。
“不仅如此,上海在产业选择上还要服务整个流域的发展,一方面要避免出现重复投资,另一方面要加快形成产业互补和递进。”严军说。
重构空间“还江于民”
在寸土寸金的浦江两岸,没想到当地干群谈得最多的,竟是“留白”二字。
徐汇滨江是上海中心城区规模最大、岸线最长、用地最完整的地区。这条与世博后滩、浦东前滩隔江相望的江岸,曾是上海最重要的仓储基地和工业聚集区,铁路南浦站、北票煤码头、上海水泥厂等众多企业,都在这里留下了历史的印记。
“徐汇滨江承载着打造国际一流滨水城区的目标,既要‘还江于民’,实现公共空间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也要打造一个文化先导、产业主导的高端现代服务集聚区。”上海徐汇滨江地区综合开发建设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李忠辉说,作为上海市确定的六大功能区之一,徐汇滨江在开发上坚持谋定而后动,要为未来发展适当“留白”。
在上海西岸开发(集团)公司项目管理部副部长韩瑞强看来,适当“留白”,意味着不急于开发,强调将生态的理念融入到开发建设的全过程中去,“我们不是‘一拆了之’,而是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的东西,当年的飞机跑道、旧厂房、枕木等都被巧妙运用到了重建之中”。
在浦江对面的东岸,一场面向全球青年设计师的方案征集活动正在举办。“传统由政府收储土地再入市的开发模式,现在看有些过于简单了。我们‘开门’征集方案,就是为了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最终形成一个真正符合五大发展理念的规划。”上海东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卫中说。
“还江于民”,适当“留白”,正让浦江两岸绿起来、亮起来。在上海,有一个形象的说法:上海人均绿地面积已从过去的“一双鞋”“一张报”大小,逐步扩大到“一张床”“一间房”。如今,市民出门500米,就有一处约超千平方米的绿地,遍布全市的158座公园及总面积26平方公里的环城林带,让市民真正感受到了绿意围城的惬意。据统计,目前上海的人均“绿色财产”已超过了东京、大阪等国际大都市。
“我们希望这座城市不是所谓大刀阔斧‘干出来’的,而是通过发展自己‘长出来’的。”采访中,一位企业负责人的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这或许正是新常态下上海谋求绿色发展的最好注脚。
谋划绿色发展的新棋局
破污染之源,立生态之旗。上海作为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同样肩负着绿色发展“新龙头”的责任与使命。
去年3月,上海正式启动了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较前五轮相比,新一轮环保计划要求更高、标准更严、力度更大,预计总投资额达1000亿元。事实上,上海近年来通过持续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生态环境“减负”问题得到了明显改观。
数字显示,上海已连续13年环保投入占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3%左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已连续9年稳定保持在85%以上,曾因工业污染而变黑变臭的中小河道基本焕然一新,长江、黄浦江、苏州河等水系水质保持稳定。
作为上海传统的石化工业集聚区,金山区也是“十三五”上海环保“短板”所在地。为彻底解决隐患,上海市为金山区量身定制了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其采取的“按日计罚”等举措,倒逼企业在每个生产环节上都要进行环保改造和技术升级。
“尽管产品市场热销,但在环保新机制下,我们还是主动停掉了使用20多年的老旧生产线,提前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当地某大型化工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吐槽”:一开始也有想法,但从长远看是理解、支持的,生态保护必须放在第一位!
与金山不同,宝山区的邮轮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但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压力。据估算,一艘邮轮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相当于2200辆汽车。“新兴产业绝不能制造新的污染!为此,我们在码头建设了全世界最大的邮轮岸基供电系统。”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友农说,今后,邮轮靠泊后,绿色能源将彻底取代传统燃油,真正实现了零排放。按照计划,洋山港、外高桥港等核心港区将在明年实现岸电系统全覆盖,停靠船舶的排污将大幅下降。
当然,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上,上海有过经验也有过教训,治理了数十年的苏州河至今仍牵动着很多老上海人的神经。对于长江而言,如用时间来衡量,十年的污染或许要千百年来恢复;如用经济来计算,一元的产出或许要五元、十元的投入来弥补。大账与小账之间,长远未来与短期利益之间,上海正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作出回答。
一子之动,全盘皆活。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已吹响,上海将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积极的姿态和更高水平的开放,谋划绿色发展的新棋局。(经济日报记者 郑波 吴凯 顾阳)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