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师和他的儿子在旅行中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可能就只有这一天是快乐的,而在其他的日子中,被各种辅导班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孩子们,究竟怎么样才能拥有快乐的童年呢?近日,一篇《鱼妈日记》在学前教育圈中热传,相比那些挤破头要让孩子进入百花教育塾的家长相比,这位“鱼妈”堪比十足的“懒妈”。
不做“虎妈”做“懒妈”
这位自称“鱼妈”的家长,其真实身份是上海中福会托儿所的科研主任吴玲玲,“现在社会上流行‘虎妈’,但我自己认为我自己更像‘懒妈’,像我儿子学钢琴,是其自己提出来的,我和他爸爸都不会弹钢琴,当时还让他好好考虑一下是否要学。”
由于平时将儿子称为“小鱼”,因而吴老师也自称“鱼妈”。在《鱼妈日记》中,吴老师讲述了其教育孩子的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我们从没有格外教过小鱼算术,从来没有出什么数学题给他做。方法就是在游戏中学。学习数学,最简便最有效的工具是扑克牌。“小鱼”2岁时,我们就和他一起玩扑克,开始是钓鱼,轮流出牌,出现同一个牌,就可以收牌。让他先认识所有的牌,学会匹配。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小鱼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和思维的灵活性。他不害怕改变,喜欢挑战各种玩法。有时,会用各种玩法来玩牌。
“‘小鱼’刚出生,我就给他定了婴儿画报、东方宝宝。从四个月开始,就抱着他一起翻翻读读。不过那时候他更感兴趣的是拍打、揉捏、撕咬书。慢慢地,到18个月左右,‘小鱼’除了对画面感兴趣,开始对图书中的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老是指着画面一旁的字问我.其实,他是把字作为画面的一部分来认识的。就这样,小鱼开始陆续认识了一些字。对于孩子来说,还有一本更生动的书籍,那就是真实的生活。”吴老师说。
据吴老师介绍,当儿子在二、三岁的时候,我们把“小鱼”作为家庭中平等的一份子,只要他能够自己做的事情,我们尽量让他自己去做。比如,2岁时,小鱼看到我们用电脑,他也要来“工作”。于是我教他使用画图和word功能。还教会他如何开关电脑。这样,每次需要使用电脑时,他都可以自己来。事事如此以后,小鱼就会产生“我自己来”,“我能行”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愿意接触学习新的事物。
给孩子“带宽”而不是“内容”
“我觉得现在很多父母很热衷于孩子报各种奥数班、兴趣班”吴老师说,“其实我们当年也曾犹豫是否给孩子报奥数班,小鱼班主任就说,“在这个年龄段还不如让他去扩大知识面,去运动、去阅读和玩耍会更有价值。”
在吴老师看来,一定要给孩子足够量的闲暇时间,慢慢引导孩子的自我认知,才能真正找到他的内驱力。“对于孩子来说,给他足够的‘带宽’比输入‘内容’更为重要。孩子有足够的能力进行自主学习,比灌输他的知识本身更为重要。让孩子学会自我选择、自主决定是很重要的技能。”
“现在有些幼儿园'牛蛙'做三年级的考卷,就能得85分,但这不仅不能让人高兴,更令人担忧”吴老师说,“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觉得自己有很多题目不会做,反而影响他的自信心。而同样的卷子,在他三年级的时候做,他可能可以得到100分。一直让孩子提早学,学得过难,会让孩子失去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机。
给孩子一辈子的“财富”
在吴老师看来,主动性和自我控制是孩子一辈子的“财富”。“我们在日常教育中,很多时候会让孩子自己做出决定,就像前面提到的学琴,其实‘小鱼’有一个阶段是非常排斥的,甚至不想练了。当时我就跟他说,你可以先不练。在他暂停三、四个月之后,我让他自己做出决定,是否继续练琴,当时他表示还是想继续,于是我就鼓励他参加考级,当他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之后,他练琴的积极性又重新回来了。”
“其实我家孩子特别喜欢玩,而且属于‘疯玩’的那种”吴老师说,“但是我的观点就是玩透了,注意力就集中了。因而我不会阻止他玩,但是引导他如何玩。从孩子出生之后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对于家长来说,重要的不是让他学什么,而是要发现他适合学什么,并鼓励他学习。”
对于许多家长来说,都苦于找不到育儿的资料。对此,吴老师推荐上海市教委出台的《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国家教育部出台的《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以及《儿童发展》、《发展心理学》等书籍,“其实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家长成长的过程,要想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家长不仅要摆正心态,更需要有科学的育儿常识,这比帮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更加重要。”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