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的麻羊、习水的岩蜜、毕节的竹荪,要把这些特色农产品卖到全国乃至全球,贵州遵义市习水县选择的途径是农村淘宝。
习水县电商办数据显示,从2015年10月30日58个村淘点第一天开业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20万人次通过村淘网购,交易额近3000万元。同时,农村淘宝开业短短两个月内,习水县的网店数量迅速发展到了60家之多,这其中不乏农产品加工企业。
就好像大家都在排队,一旦开了一个新窗口,排在后面的人更愿意选择新机会。“越是城乡差异大的地区,发展电商的动力越大,因为电商给这些地区带来的变化最为明显。”贵州省商务厅副巡视员章淼青说。
阿里巴巴制定的农村淘宝战略,正是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突破物流、信息流的瓶颈,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
不仅是习水县,越来越多的县域选择把电商作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目前,农村淘宝已经在全国29省300多个县落地了1.6万个村点。农村淘宝成为重构县域经济、搭建智慧民生的新引擎,越来越多以农村淘宝县级服务中心为核心的农村电商产业中心成长起来。
寻求商业创新重构县域经济
对于长期得不到关注的县域经济来说,部分地区由于资源环境的制约,已经无法承载传统的发展模式,目前遇到的问题,其实是传统发展规模结构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电子商务正在成为县域新经济的重要引擎,各地县域政府纷纷提出弯道曲直、换道超车等战略口号。
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是重构、盘活县域经济的关键所在。
“网货下乡”给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好处。通过农村淘宝,农民可以购买到全国各地的商品,比价也方便许多,并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购物便利。
习水县电商办副主任余洪永算了这样一笔账,“村淘生产生活资料比线下平均便宜30%,全县3000万元网购交易额意味着为村民节省了1200多万元的开支,也可以理解为半年增收了1200多万元。”
在物流和信息流限制被逐渐突破的情况下,县域政府要发展农产品电商,关键是要树立消费者信心,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品牌化。
为此,农村淘宝提出了“乡甜计划”,推动农产品上行。阿里巴巴农村发展部总经理朱俊介绍,“乡甜计划”包括乡田优选的F2C模式和乡甜农场的C2F模式。其中,F2C模式是要通过提供从田间直供餐桌的农产品,实现产地、产区和供应链的全程可控,而C2F模式则更像是一种订单农业,希望通过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反向定制影响农业生产。
今年年货节期间,贵州辣椒酱5小时卖出8万瓶,11小时卖掉15万斤洛川苹果,这相当于当地最大的苹果电商一年能卖出的量,平均为每户参与的农民增收20%以上。洛川苹果销售不仅取得了从未有过的好成绩,更为重要的是沉淀了品控标准,掌握了打响地方特产品牌的方法。农村淘宝乡甜频道通过对标准的细化和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倒逼政府、企业和果农把苹果的供应链进行详细的拆分,对采摘、挑选、分拣、冷藏、运输、客服等各个供应环节进行专业化的升级和改造。
农村淘宝通过市场化的操作手段,一旦帮助县域经济建立品牌,后续产生的衍生经济效应将会被不断放大。去年,农村淘宝与黑龙江肇源县试水通过虚拟的土地流转,让城里人认领土地产量,等到10月份大米收获后,肇源每月定期为订购者发货。如今,第一批用户已经成为肇源大米的忠实客户,而消费者对商品的良好口碑,则成为了当地的一张名片,反过来带动线下销售,帮助肇源大米拿到了东方航空、中国人民大学、济南军区等企事业单位的采购订单,也让2016年的订购量增长了9倍。
借助农村电商发展智慧民生
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由于农村淘宝服务中心入驻,一处本来闲置的厂房变身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天华电商产业园。通过一年多运作,该产业园成功孵化36个自主创业团队;进驻物流企业78家,快递企业14家,园区实现交易额30亿元,拉动相关产值达10亿元。
经济发展,核心还是回到服务民生,服务于每一个老百姓。“农村淘宝最终是要实现智慧农村,把每个农村淘宝服务点升级为生态服务中心、民生服务中心,依托阿里巴巴集团的生态圈,阿里旅行、阿里健康、蚂蚁金服等阿里系业务,只要能够为农民服务的,都将被拉到农村淘宝这一大平台落地。”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副总裁孙利军说。
农村淘宝正试图将席卷中国城市的“智慧”建设下沉到县域,“智慧县域”项目承载了——智慧政务、民生服务、农村商业。
通过信息采集,将县域内所有政务部门的工作数据集中起来,形成庞大的数据库,然后经过云计算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分析结果实时显示在政务屏上。而农村淘宝服务站提供的服务将覆盖民生的各个领域,村民可以借此缴纳水电费、交通罚款,领取养老金、社保金,以及远程医疗。同时,在此过程中,还能实现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建立村民的信用体系,方便其日后融资创业。
在孙利军眼中,未来的智慧农村是这样的:一位老奶奶足不出户便能办理完电费、水费、养老金等一系列事务,若老奶奶生病了想去上海看病,她可以通过农村淘宝平台买好火车票、挂好医院号、在医院旁定好旅社等等,只需要凭一张身份证就可以走完所有流程。
“天、地、人”三网建设互联网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今年,国务院及各部委密集出台关于农村电商的重磅文件,力挺农业电商发展。2016中央1号文件比2015年更为加大了关于“农村电商”的篇幅,4处提及农村电商发展问题。相比去年而言,文件中更强调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与政策相呼应,农村淘宝的战略是“三网合一”——“天网”(政企合作)、“地网”(基础设施建设)及人网(返乡人才)。
发展农村电商,通过“天网”转变政府意识是第一步。截至2016年2月底,农村淘宝先后举办了19个省域电商峰会(各省省领导牵头,全省的省、市、县各级政府领导参加的峰会)以及290场县域项目启动峰会(每个县的县、乡、村干部参会);累计开展了50场书记县长培训班,为1800余位县域政府领导授课。
“地网”是整个县域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道路、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被各地县域政府视其为一项“砸锅卖铁也要顶上去”的工程。而农村淘宝依托菜鸟网络在技术上对物流线路不断优化,目前,物流整体成本平均降低了约60%,下行每单成本约为2~3元。
而“人网”的建设就是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这是农村电商长远发展的核心。以贵州省威宁县为例,只要县政府提供资源、作出表率支持人才返乡,利用公交车、出租车、电视、广播、短信告诉大家,村镇干部更是直接入户宣传。短短一个月内,农村淘宝合伙人的招募便吸引了近7000人报名。目前全国16000多名村淘合伙人中,75%是返乡创业者,50%的人拥有大专以上的学历。
“我们所理解的城乡一体,是老百姓在自己生长的农村,拥有自己的土地,基于农村的事业,吃着新鲜蔬菜,呼吸着新鲜空气,生活简单而淳朴,但却可以享受与城市一样的便利。”孙利军说。
农村电商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驱动力,配套政策的不断细化是前提,而只有电商平台及企业不断给予农村市场技术、人才上的支持,促使当地政府共同推进,才能使老百姓真正享受到科技和商业进步带来的生活便利。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