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下的地产机会:人口聚集将拉动重庆楼市

2016年09月22日 14:06   来源:重庆晨报   

    重庆自贸区获批,新一轮红利将惠及这座城市。在自贸区、一带一路、成渝城市群等国家级规划的指导下,重庆城市地位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外来人口涌入,重庆,尤其是主城具备了向周边甚至全国集聚人口的能力。这样的背景下,重庆房地产正迎来大好时机。

    重庆地产将迎来怎样的变迁,哪些区域将成为最受瞩目的区域?重庆晨报将通过专业解读,巡礼主城地产重要区域和板块。

    最近,市民孙先生每天都能接到六七个售楼电话,“之前很少接到卖房子的电话,最近一两周突然接到很多。”一些楼盘销售人员对此给予了印证。南坪某楼盘,商铺销售火爆,到了晚上投资客仍挤在售楼部选铺;北部某楼盘新推组团亮相,仅两天便接待500多组客户。

    重庆楼市后市到底会是什么走向呢?

    部分城市房价同比上涨

    有些已出台限购措施

    9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全国各地房价变动情况。

    数据显示,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比去年同期上涨的城市达62个,下降和持平的各有6个和2个。在新建商品住房中,房价涨幅最高的厦门同比高达44.3%,合肥、南京也分别达到40.5%和38.8%。此外,“北上广深”房价涨幅分别达到25.8%、37.8%、21.2%和37.3%。

    面对当前房价上涨态势,苏州、厦门、武汉等地先后出台限购限贷政策。最近杭州又宣布,自9月19日起杭州部分区域实施限购政策。

    超过九成的大中城市新建商品房价格在8月出现上涨。

    稳中有升是常态

    重庆房地产后市看好

    不久前,国家宣布,在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

    优地美机构董事长沈光明分析称,自贸区获批,对重庆而言是重大利好。供求关系是房价的基础,与其他一些城市相比,重庆供应量稍大,去存量仍是基本态势。很多开发商是在成本线上下煎熬。“目前开发商更多是考虑跑量,加快回流资金,因此涨价动力不足。”

    据了解,重庆从去年底开始在去库存方面下了大力气。今年上半年在全市2321.87万平方米商品住宅成交中,共消化了634.8万平方米库存。同时,重庆还控制供地节奏,政府明确两年内重庆市土地供应量逐年减少10%,上半年重庆主城区土地成交总量同比下降近一半,而溢价率却提升至23%。以量为主导的土地供给思路或将改为以质为主导。

    为此,沈光明对未来楼市表示乐观,他说,“近些年重庆楼市一直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楼市后市看好,上升将是未来的趋势。”

    城市辐射力影响力增强

    将刺激楼市升温

    对重庆而言,作为中国内陆发展高地,在“一带一路”、成渝城市群等国家级规划的指导下,政策红利将逐渐释放,重庆尤其是主城区具备了向周边乃至全国集聚人口的能力。再加上重庆GDP保持两位数增长,在电子信息和汽车产业的双龙头带动下,中新合作也进入了实质性的推动阶段,城市对外吸引力越来越强。

    最近公布的重庆获批自贸区的利好,无疑将极大推进重庆城市的对外辐射力和影响力,从而拉升房地产的对外吸引力,刺激楼市的升温。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研究员指出,“自贸区的获批,将极大增进重庆城市的对外开放功能和国际化程度,增大城市影响力、辐射力。重庆本身是国家五大中心城市,在未来重庆的聚集、吸纳功能将更强。”

    他说,在对外开放进程中,重庆是外资、内资聚集的重要目的地。重庆所走的道路是产城融合,不仅有房地产,还有重要的产业支撑。未来,将有更多的外来进入者将涌入主城拓展区以及城市发展新区,在这些区域推进产业聚集,重庆产业经济将得到更大发展。

    他认为,随着西部唯一直辖市、两江新区、五大中心城市等诱人因素,再加上自贸区这一重大利好,将吸引更多精英人士,包括高级管理人员、新生白领以及海归人士、大学生,也包括众多投资者涌入重庆。更多在北上广以及沿海城市的重庆打工者也会回乡创业,回流人口会进一步增加。这无疑将为房地产市场增添活力。另一方面,重庆正大量需要经过系统培训的职业技术人员,也正在大力推进高职教育。可以想象,大批外来人口的聚集,对楼市的拉动将是巨大的。

    在主城区域板块上,李勇一直非常看重悦来。悦来的定位,注定了其发展前景。作为两江新区未来现代城市与高端产业高度融合发展的区域,悦来新城由会展城、生态城和智能城3个功能板块组成。它是集国际商务、会议展览、文化创意、休闲游憩和生态宜居五大功能为一体的“两江现代国际商务中心”,建成后不仅是重庆最宜居的大型聚居区之一,更是代表重庆未来发展的城市窗口。

    李勇建议,悦来新城可通过四个方面打响“新重庆世界级品牌”:一是推进产业的升级;二是通过城市功能的优化;三是提高悦来新城板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一定要瞄准中产阶级。本报记者  栾玉树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