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试验田里开出创新之花

2016年09月27日 11:30   来源:上海观察   王志彦 舒抒

  三年来,上海不忘初心,奋楫前行;三年来,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证明了党中央决策这场国家试验的高瞻远瞩。

  东海之滨,洋山深水港。海天之间,一桥飞架,每日往来于此的国际巨轮将中国与世界联通。

  三年前,这里成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一部分。三年来,这里依然静水深流,人们从外表上看不出,洋山港有任何“拔地而起”之势。

  变化总是发生在幽微之处。每次船舶停靠在洋山港,马士基“伊迪斯”号货轮的船长巴赫都很开心,尤其是近年来,洋山海事局采取了一种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集约登轮检查”制度,船舶靠岸检查时间缩短了数小时,巴赫和他的船员因此有更多时间专注于货物装卸。走遍世界各大港口的老船长,逢人就夸,“这才是真正的变化!”

  润物细无声。制度创新就像一场春雨,滋润着上海自贸试验区这片国家试验田。

  国家的要求

  时间回拨至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人们在期待之中,也有些许纠结和焦虑:自贸试验区没有特殊的优惠政策,还会有吸引力吗?疑问难免。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于批以土地、许以重金的区域开发套路。但上海自贸试验区从一开始就选择跳出旧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沪考察时,形象地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定位:“播下良种,精心耕作,精心管护,期待有好收成,并且把培育良种的经验推广开来。”李克强总理在上海强调,上海自贸试验区要使先进理念和成熟经验在面上可复制、可推广,带动全国涌现更多改革开放高地。中央对上海的要求是如此明确:自贸区是国家的试验田,不是地方的自留地;是制度创新的高地,不是优惠政策的洼地;是苗圃,不是盆景。

  三年来,上海不忘初心,奋楫前行;三年来,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证明了党中央决策这场国家试验的高瞻远瞩。

  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变化,推动着全球投资规则和贸易规则的重构。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受阻,多边贸易体制裹足不前,在这样的背景下,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挫伤后的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相继发起制订新的投资贸易谈判规则,以期重构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贸格局。

  直面这种国际趋势,中国亟需主动适应和对接。这些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所做的改革探索,就是试验中国这个经济体,对于当下国际通行的投资贸易规则的适应度,用开放倒逼改革,为国家积累制度经验。

  市场的认可

  春江水暖鸭先知。制度创新有没有吸引力,市场最有发言权。

  自贸试验伊始,外界议论区内新设企业中资多、外资少。但进入第二年,外企进入的步伐明显加快。如今,中国第一家专业再保险经纪公司、第一家合资道路运输公司、第一家独资游艇设计公司、第一家独资国际船舶管理公司、第一家独资医疗机构都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落地。

  晨讯科技集团是自贸试验区内注册的一家小型跨国公司。首批试点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后,公司财务总监程海清感受颇深,“人民币双向资金池特别适合跨国公司,不仅解决了企业的境内外资金瓶颈问题,也有利于企业进行资金集中收付管理,节约了不少成本。”在试点的近4个月中,晨讯使用跨境资金约十几次,总额约2亿元。

  在洋山保税港区内开展保税维修试点业务的德国曼恩公司,也尝到了自贸试验的甜头。这家船舶维修巨头,利用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新制度,使船东可以在上海这一全球枢纽港直接获取相关的零部件,大大方便了船舶维修业务。未来,曼恩公司计划依托上海自贸试验区,将上海建成曼恩集团全球网络中最大的船舶维修服务网点。

  除了曼恩外,上海洋山保税港区还集聚着大大小小近千家企业。从跨国公司分拨配送中心、航运类公司,到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企业,都在这片距离市区约70公里的土地上,参与并见证着自贸试验。

  三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投资管理制度,由正面清单和审批管理转向负面清单和备案管理;贸易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不干预的国际公认标准规范;金融管理制度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综合监管执法制度框架,从事前审批和主体监管转向事中事后监管和功能监管。一系列创新,缩小了我国现行制度与国际通行规则的差距,为我国加入更高标准的投资、贸易协定打下基础。

  随着各项制度创新的相继落地,自贸试验区企业大呼过瘾,他们现在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了”。

  先行的价值

  G20杭州峰会前夕,商务部公布了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名单,中国自贸试验由此进入“3.0版本”。

  三年内,两次扩容,海内外经济学家一致认为,肇始于上海的中国自贸改革被实践证明是可复制、可推广的,这场国家试验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从一开始,上海自贸试验区更在意的,就不是自身创造多大财富。它是一个实验室,所做的每一项实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成果走出实验室”。三年来,一批批诞生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创新制度,逐步走向全国。

  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一年不到,就有27项改革措施在全国或者部分地区复制推广,其中投资管理措施有13项,贸易便利化措施有10项,内容涵盖工商登记制度、先进区后报关等措施。

  海关、检验检疫、工商等中央部门作为自贸试验的前哨,为了贸易、投资更加便利化,针对企业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创新的种种业务,他们埋头试、用心改,创新打造了一套套从未有过的监管体系和操作办法。企业和监管者亲切地把这些称为“土办法”。就是这一批批灵活管用的“土办法”,眼下正逐步走出上海自贸区,走向全国各地的通关口岸。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内一项颇有典型意义的制度创新。如今,这一窗口已涵盖6个功能,联通20个监管部门,上线企业达到1200多家。通过“一个平台、一次提交”,企业货物申报数据项减少了1/3,船舶申报数据项减少了80%。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目前“单一窗口”模式有望在长江经济带九省两市范围率先推广复制,从而提升中国口岸的整体竞争力。

  一切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一切为了国家试验。正由于可复制、可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之花,才开得那样鲜艳,那样富有生气。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