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长城被抹平”引争议 设计者:发图者“颠倒黑白”

2016年09月27日 13:49   来源:钱江晚报   陈伟斌 黄小星

  本报记者 陈伟斌 黄小星

  近日,一则《最美野长城被砂浆抹平,700年历史的国宝面目全非》的网帖,直指辽宁绥中县永安堡乡小河口的长城被“砂浆抹平”,一时引发舆论关注。就在该事件不断发酵的同时,这段倍受质疑的“最美野长城”修缮方案的设计者及负责人陈术石于9月25日、26日,在其个人博客、微博先后发表了《“最美野长城被抹平”的设计者如是说》、《于长城文物本体保护与群众期望间如何取舍》两篇文章,公开回应外界质疑。

  昨天,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网友提供的维修前后对比照片并不是同一段落,“把垛口和女墙全部铲平”的说法并不属实。如果外界对此有质疑或者对他们的修复方案有建议,他愿意接受。

  公众质疑:

  在修复过程中使用了水泥

  资料显示,小河口长城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由于雄踞于险峻的山岭,所以又有“第三八达岭”之称。也正是这段在外界看来倍有“野味的野长城”,最近被曝光称已经被当地文保部门进行修复,但修复之后,“小河口长城被人用砂浆抹平了,原本残缺的垛口墙等都被抹平了,野性十足的长城成了被硬化的路面”。

  这个《最美野长城被砂浆抹平》的帖子里,最先指出此事的,是一个自称为“当地山林保护者”的刘福生。在帖子最后,他还附上了一些现场照片。刘福生认为文保部门在这段长城的修复中存在严重问题。

  根据2012年由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的《绥中锥子山长城大毛山段部分段落抢险工程修缮方案》,石筑墙体的顶部修缮为“对顶部残存素土海墁(即墙顶平面)重新拍实,再用三七灰土补充一层拍实,平均厚度12厘米”。

  所谓“三七灰土”,即按照三分白灰七分泥土比例调制的建筑材料。

  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成员井晓光此前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曾解释,在对石质残基进行归安加固之后,之所以要铺上一层三七灰土,是为防止雨水的冲刷,以及防止入冬后由于渗水形成冻胀造成砖体再次破裂。

  “当年明朝修建长城的时候用的就是三七灰土。”陈术石强调设计方案考虑到了历史情况。此外,他在9月26日的博文中也提到,“明时建墙之始,上以灰土夯之,其上或墁砖或墁板石。”

  有媒体报道称,据多方证实,这段长城在修缮时涉嫌违规使用水泥,并且在修缮不到两年时间里,已出现路面下陷、墙体凸起等现象。

  设计人发声:

  发图者“颠倒黑白”

  9月25日凌晨,陈术石在自己的微博中撰文《“最美野长城被抹平”的设计者如是说》。文章称,无论从山势还是周边环境来看,维修前后对比照片不是同一段落,并指原来的发图者“颠倒黑白、指鹿为马”。

  陈术石称,该维修方案以及按国家文物局批复的补充方案三大本文字、图纸,共计600余页(A3纸)。编制方案时,单位很多同志参加,力图把方案编制好,把长城修好。“当然,由于我们能力有限,水平不高,方案不细,深度不够,甚至出现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此次全国关注辽宁文物保护维修工作,是对我们作为文物工作者的监督和鞭策。”

  此前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陈术石回忆称,2011年9月、2012年4月下旬,他曾两次带领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来绥中大毛山长城进行了测绘工作,后方案连续通过了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评审,2012年3月,国家文物局对此作出批复,同意所报方案。

  不过陈术石也承认,因为在方案设计和施工上都不是完美无缺的,目前能力水平上还有差异,有不足是无法避免的。但随着在专业性认识和理解的不断加深,会将方案改进和完善得越来越好,想办法在保护文物的同时,也兼顾游览者观感上的认同。这也被舆论认为或许是“翻转”此事的一个节点。

  陈术石: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案

  刘福生:他在转移视线

  昨天下午,钱报记者打通了双方的电话。

  陈术石首先向记者说明了自己的身份——曾任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负责文物保护工程设计工作、研究员,这期间,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了这段“最美野长城”修缮方案的设计。后由于个人选择,于2015年上半年被批准调往辽宁省博物馆就职。此外,陈术石表示此前的所有工作,都是按照相关规定来勘查并且执行的,有关修复这段长城的方案,也是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复,“如果外界对于我们修复的方案或者方法有质疑,我们愿意接受各方建议。”

  当记者问及,或许他们的方案没有问题,但施工方是否会存在违规施工这个问题时,陈术石也坦言,自己并未前往过现场,因而也不便评论。事实上,在他凌晨发布的那篇博文中,他也有类似表述:“至于施工、监理,由于我没有任何参与,也没去过维修后的现场,不好妄加评论,但从维修后的照片看,正如丁辉局长(注:辽宁省文物局局长)所说,确实修得不太好看,这说明我们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不过对此,钱报记者在接通刘福生电话并就此事采访时,刘福生显得比较激动。他表示自己已经知道陈术石撰写的那篇《“最美野长城被抹平”的设计者如是说》,但依旧对此表示强烈质疑:“到底谁说真话,来现场看看就知道了,他(陈术石)是在转移视线。”当记者问及刘福生的具体身份时,他一再表示自己只是一名“保护山林的”。

  面对如潮水般涌向他的舆论质疑和热议,昨天中午,陈术石再度撰文《关于长城文物本体保护与群众期望间如何取舍》称:“长城为文物之脸,亦吾国之面,护好长城,使之传万世,乃文博者肩之重任,亦为全民之望。两者间非对立之关系。然于长城之抢险修复与全民期望间而言之,则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对钱江晚报记者说,图片反映的小河口长城不是同一个位置,一个是没经过修缮、有历史风貌的,另一个是没有历史风貌的,“一直有媒体问,对小河口长城修缮设计如何评价?我无法评价,第一我不了解情况,没看到过设计。第二我了解文物工作者,真不相信设计者要的会是现在的结果。”

  董耀会也在此前撰文指出,近10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城维修工程项目最多、投资最大的10年。大量的长城保护修缮工程,在不同环节、不同地域都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但这些经验教训目前尚处于离散状态。像小河口长城被修缮后,就连辽宁省文物局局长都表示“确实修缮得不好看”,这挺能说明问题。眼下就亟须对这些加以梳理,并发现各个环节衔接的问题和整体机制方面的不足,从而编制各种规范、导则、案例库等,更有效地指导修缮工程实施。

  董耀会认为,长城本体修缮的“度”,首先是安全性;第二是真实性;第三是完整性。需要尽快制定规范和标准,将《长城保护维修工作指导意见》中一些原则性的描述深化为具体的实施导则。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