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最近,一条名为《重大突破!癌细胞,竟被中国医生用小苏打“饿”死了》的新闻受到了广泛关注。报道称,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的胡汛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晁明医生团队,发现了治疗癌症的新疗法。他们在40位晚期肝癌病人身上尝试了这种疗法,有效反应率为100%。
这种新疗法的原理被记者总结为“小苏打饿死癌细胞”,让本来就偏爱养生消息的朋友圈彻底沸腾了。一时间,小苏打几乎成了治疗癌症的特效药,就连口服苏打水也被某些人当成了防癌抗癌的新招数。治疗癌症是多少医生穷经皓首还没有攻克的难关,哪能一夜之间变得如此简单易行。凭直觉判断,这里一定有被误解的地方。那么,这种新疗法究竟是什么原理?对癌症患者而言,新疗法又有什么效果呢?
记者昨晚分别拨通了胡汛和晁明的电话。胡汛表示,研究是他和晁明一起完成的,为了保证准确地回答问题,他无法单独接受采访。而晁明则表示,鉴于医疗研究的严谨性,他必须得到医院的同意才能接受采访。
尽管没能成功采访到这两位核心当事人。但是,我们通过他们在个人主页上发表的声明及其他媒体的报道,也可以做一个准确的梳理。
“小苏打饿死癌细胞”这条消息中提到的治疗癌症的新方法,来自胡汛和晁明团队的一项新的研究成果。他们把这个新疗法命名为靶向肿瘤内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的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并于今年8月份发表在国际生物和医学领域权威杂志eLife上,得到了国际著名肿瘤学者的肯定。
两位学者和他们的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癌细胞要存活必须要“吃”葡萄糖,被剥夺了葡萄糖的癌细胞就会死亡。不过,在葡萄糖供应不足时,癌细胞却没有饿死,而是还在不断生长。产生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癌细胞能够在“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的共同帮助下,非常节约地利用葡萄糖,甚至在没有葡萄糖时进入“休眠”状态,直到有葡萄糖时再恢复生长。
因此,若想有效“饿死”癌细胞,不仅要剥夺葡萄糖,还需破坏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的协同作用。于是,胡汛和晁明的团队想到了利用小苏打来去除肿瘤内的氢离子,进而破坏乳阴离子和氢离子的协同作用,实现快速有效地杀肿瘤细胞的目的。
可以看出,这样的研究成果对于癌症的治疗而言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但两位学者也曾表示,研究成果要真正实现癌症治疗的飞跃,还需要后续大量的随机对照研究。
不过,在文章发表了一个月后,也就是最近几天,这篇名为《重大突破!癌细胞,竟被中国医生用小苏打“饿”死了》的报道迅速引爆了朋友圈。全国各地的患者也都慕名前往晁明所在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据新华社浙江分社记者黄筱报道,新闻出来之后,两位专家非常受到关注,尤其是晁明,昨天他的门诊,病人也是爆满,从全国各地都有患癌症的一些病人过来,找他咨询、治疗。据从医院了解到,昨天下午,门诊的专家号增加了60多号。
然而,这些慕名前来的患者的癌症并不都适合这个新的疗法。昨天,晁明在某医疗信息网站上的个人主页中,对这种新疗法的适应症等问题做出了声明。
声明中提到,新疗法适用于原发性肝细胞癌,也就是说对于早、中、晚各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对于部分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也有效,但疗效比原发性肝细胞癌差。对于各种转移性肝癌,例如肠癌肝转移、肺癌肝转移或其他部位原发性肿瘤的疗效尚未得到验证。声明中还特意强调了单纯口服或者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也就是小苏打,并不能用于治疗肝癌。
通过这个声明可以看到,新疗法并不是对所有的癌症都有效,主要是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比较有效。同时,能够帮忙饿死癌细胞的小苏打也需要特殊的使用方式才能取得效果。这与小苏打饿死癌细胞一文的标题中的含义有着不小的出入。报道此事的新华社浙江分社记者黄筱表示,对于此事引起的关注她也感到非常意外。“网民和媒体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强势关注一个医疗科技方面的新闻。在这个传播过程当中,我们作为记者也是在寻求大众能接认可的通俗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平衡。目前,读者有一些误解,可能片面的理解称为,所有的癌细胞都能被小苏打杀死,或者说人类的所有癌症在短期内都有救了。我觉得这样一些理解,可能是有些偏差的。我也希望,老百姓能够理性地对待这样的一些研究成果。”
在文章走红之后,两位学者也再次通过媒体回应了大家关注的问题。他们表示,喝碱性水有益于健康是公认的,但对于“苏打水防癌作用”这是个科学问题,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科学依据。他们采用的方式是把碳酸氢钠通过肿瘤滋养血管注入肿瘤内部,来起到杀死癌细胞的效果。目前的研究是针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治疗,但治疗原理对大部分实体肿瘤是有普遍意义的。虽然研究的初步结果受到鼓舞,还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推进,才能实现在其他癌种的应用。(值班编辑王颜欣)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