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自贸区改革红利

2016年09月29日 10:45   来源:金融时报   

   正确看待自贸区改革红利

   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已3年。

   应当说,3年来自贸区在金融改革方面取得的突破有目共睹。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试点,上海自贸区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在金融体制改革、便利各类市场主体、对标国际高阶贸易标准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取得了多项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成果。

   然而,与改革之前的期待相比,也有人对成果提出质疑,称上海自贸区进展令人失望,并无明显亮点。那么,究竟如何看待上海自贸区3周年时交出的阶段性答卷?

   首先,自贸区金融改革在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架起了桥梁,区内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明显增强,成绩斐然。

   金融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就是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自贸区内金融改革也是如此。早在政策制定初期,自贸区金融改革政策就以“接地气、贴需求”为出发点,深入企业一线征求意见建议。

   例如,调研过程中,企业普遍反映,在此前外汇管制和外债管制的约束下,很多企业往往难以灵活调度境内、境外资源,有时候也会因此错失发展良机。上海自贸区根据企业的迫切需求,对标国际规则,推出了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和经常项下集中收付汇政策,让企业能够更灵活进行跨境资金管理,且免去了境外融资逐项逐笔审批等繁琐规定的困扰,使之更及时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且降低了融资成本。

   其次,不能把改革视为速效救心丸。改革不光求快,还需求稳。

   在任何一项改革新政推广初期,各界往往对其报以极高期待。在启动之初,这种愿景可形成促进改革前行的动力。但是,理想很丰满,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改革阻力不小。

   实际上,上海自贸区运行3年中,国际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并不乐观。国际因素复杂多变:欧洲地区经济增速整体放缓,英国脱欧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美国经济虽缓慢复苏,但仍有诸多经济指标存在矛盾,短期内尚难有强劲的新动能;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正值转型期,经济增速从高速向中高速过渡,稳增长、防风险与促改革的任务目标需寻求平衡。

   因此,衡量改革成果,不能只看改革推进的速度有多快,数字成效有多明显,还需看改革的根基有多稳。这就需要在改革推进过程中,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为此,上海自贸区在金融改革框架的制度设计上做了很多尝试,建立起符合金融开放环境条件下的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依托自由贸易账户建立“电子围网”的涉外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如果说,此前监管政策体系是无微不至的,具体到每一笔交易,在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效率;那么,自贸区的宏观审慎框架等体系,则更多看重企业的自律管理,从此前的规则性监管渐渐向主体监管、原则性监管过渡,从宏观上进行整体的规模调节,确保自贸区内交易不会对境内外市场形成扰动。

   而在金融监管环节,自贸区搭建了跨部门的协调机制,促进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在鼓励创新的同时防控金融风险。目前,上海在抓紧建设新型金融业态监测分析平台,启动了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以市场全覆盖为目标、以信息互联共享为基础、以监管合作为保障、以综合监管联席会为平台、以业界自律共治为补充的综合监管模式。

   再次,衡量自贸区改革成果,不能只关注短期数据,更要认识到制度建设的长期之利。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开放的初衷是便利实体经济需要,更好调配境内、境外两种资源。其改革对接国际高阶贸易标准,不是零敲碎打的调整,而是系统化的制度性革新。

   所以,在自贸区金融改革初期,不能只以数字成果论英雄,而是要关注是否有完善的、可持续的、抗风险的,以及对接国际成熟标准的制度设计。

   应当说,上海自贸区政策制定者乃至金融机构对此有相当清醒的认识。 上海银行 负责分管自贸区工作的副行长黄涛就明确表示,上海自贸区建设,要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目标,加快改革开放。不求税收优惠、不求特色待遇,而是要通过自贸区建设,找到一套和国际接轨的贸易制度、投融资制度、金融监管制度,更好适应国际竞争,适应更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自贸区改革红利不仅惠及区内企业,正向外溢效应明显。

   一方面,上海先行先试的经验为后来者节约试错成本和时间。经过3年的探索与努力,上海自贸区已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创新成果,部分成熟开展、实施良好、风险可控的金融创新措施在本市、国内其它3个自贸试验区与全国范围进行了复制推广。这些金融创新的具体措施,能够便利各类市场主体,为其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特别是在全国探索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阶段,金融创新实践符合国家战略。

   另一方面,自贸区金融改革制度的设计理念或许比短期内的直接成果更具影响力。这种理念包括金融创新制度建设要与国际高阶贸易准则对标,为日后参与国际竞争做好铺垫;金融监管理念从微观监管向宏观审慎过渡;金融机构内部架构的迅速调整,以更适应创新型、开放型发展的要求;乃至区域性金融改革的目标,不依赖单个政策红利,而靠深化行政改革、外汇改革乃至金融创新形成吸引力。

   总之,对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抱有正确认识。与开始对变革的兴奋、对改革红利的期待相比,3周年的阶段性答卷告诉我们,理想主义固然激动人心,也是推动改革的先决动力,但是正确认识改革更需直面困难的现实主义,正确评价改革成绩,更需“风物长宜放眼量”的综合考虑。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