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武汉航交所网络司法拍卖平台首拍船舶684万成交

2016年10月12日 16:32   来源:荆楚网   董园园

  10月11日,武汉航运交易所网络司法拍卖平台首拍落锤。一艘来自南京的近海海船“锦海鑫”轮以684万元溢价51%成交,开启了行业“互联网+航运拍卖”新模式,专业网络司法拍卖平台成为新热门。

  据悉,该平台是国内第二家、内陆首家专业从事船舶网络司法拍卖的服务平台,对于当下船舶拍卖行业全面实现网络化进程有核心推动力。

  据了解,此前的船舶拍卖多以线下方式进行,对于竞拍人来说时间和资金成本较高,对人民法院来说资产处置效率较低、执行成本较高,未来船舶拍卖将逐步转移至线上进行。武汉航交所是武汉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重要抓手,此番与武汉海事法院战略联合共建网络船舶司法拍卖平台,将全面实现船舶拍卖行业的“互联网+”的多点开花。

  对此,武汉海事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最高人民法院已发布对于网络司法拍卖的相关规定,要求各级人民法院要充分发挥网络高效、广泛、便捷的体验优势,让公众全程监督拍卖过程,让司法拍卖更为公开、透明。同时,像武汉航交所搭建的专业性网络司法拍卖平台将逐步引领市场,将行业做精做专,这也是向专业领域司法拍卖“互联网+”做了一次积极的探索。

  较之于一般拍品,船舶拍卖极具专业性,需要提供船舶交易信息发布、船舶检验、鉴证、评估、融资等多项专业手续,需要一家有专业实力的平台来整合该业务。当前市面上的一些大众拍品交易网站并不适用于船舶拍卖。

  “武汉航交所网络司法拍卖平台正好弥补了这块空白,搭建了集专业性、特色性为一体的网络拍卖平台,从而发挥互联网‘短、平、快’的优势,真正打破行业地域限制,逐步规范参与方行为,提高整个行业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武汉航交所法务部部长唐松说。

  此次首拍船舶起拍价452万元,经过75轮竞价,以684万元成交,溢价达到51%,围观人数达2330人,报名人8人。对此,竞得者表示,该价格非常满意,未来会一直关注网络竞拍。

(责任编辑:杨淼)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