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24日电 台湾《旺报》24日刊登台湾政治大学学生张沁芸的文章称,两岸大学生比较着两岸学制的异同,共鸣于知识体系的类似之处,亦各自抛出了对自己所属学制的褒贬。不远千里汇聚于此,一同朝自己过往的学习历程溯源,想来也是奇妙。
文章摘编如下:
此次两岸交流,起始的谈话不外乎两岸的比较,比较自又不免于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身为来自“两岸”的“大学生”,自然便聊起了两岸相异的学制。
不同于台湾的一、二、三类组,大陆将学科分类为文科和理科,其分类和所习科目与台湾大致相同,然而在台湾属于理组的地球科学,却有部分内容是含入地理,规在了大陆的文科。其后对大学专业的选择与考试制度,便也会根据文理的选择而分流。
话头沿袭考科,于是我们谈到了各自所学的专业。发现“汉语言文学”和“中国文学”在两岸同属文学院,其所学与在大学中的定位也相似。
陆生同学向我问起,我们是否也要学些声韵、训诂等国学,我向他们稍微解释了我们系上的课程安排:是由诗词曲依次递进,由明清至汉唐散文,间以文字、声韵、训诂等小学,另可依照兴趣选择文学或思想类的课程。
他们纷纷赞叹,台湾开设的中文系,课程好深好扎实啊;而陆生同学说起自己的“汉语言文学”,不仅要学自家的文学,更读了许多海外的作品,如美国和欧洲的文学。他们自认为驳杂,在我看来,却也颇符合大学所习广博之内涵,更对于能博览诸国文学感到羡慕。
基于自身的双主修身份,我也同陆生朋友聊起大陆的双学位制度。大陆的双学位,仅需修毕双修系的部分学分,相当于台湾的辅系;台湾的双主修则视同本系,需将双修系的所有学分修毕,才算得到学位。
大陆同学表示,他们这样的双学位制度,出来的学生若是要与本系竞争,那所学到的实力肯定是不够格的。
台湾的双主修要修的课较多,或许是累了点,却能学到比较多东西;我也讲了我们学校如今面对到的施政困难。如今台湾政治大学推行了课程精实制度,重创校内许多双主修学生的修课计划,让原本足堪负荷的学分数,因为调整为三学分导致课程表严重撞课,学生被迫选择延毕,或是放弃拿到双学位的可能。
我们比较着两岸学制的异同,共鸣于知识体系的类似之处,亦各自抛出了对自己所属学制的褒贬。教育能够左右我们对事物的定见,建构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在现今的社会框架下,“教育”既是培养,亦可视为某种意义上的选拔。由兴趣的导向、专业的选择、适性的培养与各种考试评鉴,将学生如江河般逐渐分流,使之行远。
我们不远千里汇聚于此,一同朝自己过往的学习历程溯源,想来也是奇妙。我们这个世代在数年后,也会逐渐成为两岸各领域中流砥柱的力量吧。届时两相交会之时,因过往殊异的教育,而造就成的如今独特的我们,不知会互放出如何的火花与光亮呢。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