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医院“最资深钉子户”:20年没出院被亲属遗弃

2016年10月26日 11:38   来源:齐鲁晚报   

  姜克忠所用的日用品,都是医护人员捐助他的。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王小蒙 摄

  明明病都已经治好了 ,可就是不出院。实际上 ,这种病床上的“钉子户”在省城不少医院都存在。济南一家大型综合三甲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这些人当中 ,有的是家人不交费也不接回家 ,有的是因为和医院或工作单位之间存在纠纷 ,更甚者把医院当成了疗养院 ,长期居住。

  近20年没出院

  成“最资深钉子户”

  “院长也来了啊?能给我根烟抽吗?”25日 ,记者在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一病区 ,见到了自称今年57岁的姜克忠。他身着蓝白色条纹病号服 ,里面套着一件灰色的秋衣 ,脚上的一双老式黑色布鞋都已经破了洞 ,露出了脚趾。他依然记得 ,鞋子是院内的医护人员捐的 ,秋衣是病友洗干净了送他的。

  在15℃的深秋里 ,与穿着毛衣、披着厚外套的病友相比 ,姜克忠虽然显得有点“寒碜” ,但头发剪得很整齐 ,脸上也没有胡茬。因为感觉最近天气越来越冷 ,他不怎么喜欢走出病房溜达了。在先前暖和时 ,他常常坐在该院新楼的台阶上 ,一待就是两三个小时。

  姜克忠最喜欢的事莫过于抽烟。也是听说能有烟抽 ,他才愿意老老实实地坐在椅子上 ,与记者闲聊上几句。聊天的十几分钟内 ,他反复询问了七八遍 ,“能给我根烟抽吗?”因为没钱买 ,他烟抽的机会并不多 ,于是总会等着别人抽完 ,央求着给他留下仅够抽一口的烟头。抽得多了 ,姜克忠的左手手指已经明显发黄。

  患病前 ,姜克忠一直在济南市中区粮食局当过秤员 ,负责称卖粮食 ,一个月赚60元钱。厚厚的纸质病历上 ,记录了他发病的经过。早在1983年 ,姜克忠就出现了下班不回家、东游西逛总跟家人发生争执的怪异行为 ,很快他就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治疗后再复发 ,病情稳定后再恢复工作 ,直到1990年母亲的去世 ,成为压垮他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

  1999年 ,总是蹲墙角自言自语、整日游荡在街上的姜克忠 ,被送入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随着该院科室的调整 ,姜克忠也不断转换着病房 ,尽管病情早已稳定可以出院 ,但因为没人接他出院 ,他也没地方可去 ,姜克忠成了医院里最资深的“钉子户” ,他至今已经在该院度过了将近二十个新年。

  从牙刷到衣服

  都是医护人员接济

  “病区里有七八十个病人 ,姜克忠是仅有的多年来孤身一人的人。”一病区科主任赵猛说 ,他在这工作七八年间 ,从没见家人和朋友来看过他。“我有大哥大嫂 ,后来搬了家 ,大嫂一开始拿着东西来看我 ,后来就不来了。”姜克忠也不知道 ,现在大哥大嫂搬到了哪里 ,只知道现在再也联系不到他们了。

  或许是因为精神状况 ,姜克忠并没有结婚 ,也没有什么亲近的朋友。不过 ,姜克忠在老家河北河间县 ,还有一位堂哥。早先堂哥还曾把他接回家 ,治疗过一段时间。不过 ,近年来却也多年未曾露面 ,更是联系不上。提及堂哥 ,姜克忠并不试图联系他 ,他觉得找也没用。

  因为没有家人照料 ,其实不光买不起烟 ,姜克忠的所有日用品 ,从牙刷、纸巾到衣服鞋袜 ,几乎都是医护人员和病友接济的。早先姜克忠工作单位还存在时 ,会替他一年一次结算医药费。自从单位不在了 ,他的医疗费自然没了下文 ,他的工资也没了着落。

  但好在姜克忠入了职工医保 ,能给他报销80%的费用。不过 ,剩余的20%和每月三百元的伙食费、护理费等 ,长期以来都是医院垫付。“没人交钱我就少吃点 ,我现在还能干活 ,也能找个工作。”姜克忠意识清醒时总会盼着 ,有一天能有人接他出院 ,“或许过了年就有了。”他自言自语道。其实他忘了 ,这句话他已经说了十多年。

  拨打家属电话

  对方坚称不认识

  25日下午两点半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ICU病房外的走廊上显得异常拥挤。52岁的张明(化名)正一个人低头坐在ICU病房的病床上。“找车把我送回家吧 ,不想住院了。”看到护士长李丽走进来 ,张明赶紧说道。因为两年前脑出血留下了后遗症 ,张明说话口齿不清 ,右胳膊有些僵硬 ,手指头向内蜷缩着。他说不了几句话 ,就会有口水流下来 ,只能频繁地拿起旁边的毛巾擦拭着。不过 ,张明看起来倒挺精神 ,头发梳得很整齐 ,胡子也刮得非常干净。

  早在2015年2月 ,张明突发脑出血 ,被家人和朋友送来医院时 ,他意识模糊 ,已经出现了室颤 ,便马上被送去ICU病房进行抢救。经过一段时间的抢救 ,张明病情好转 ,便被转入了普通病房。可还没等出院 ,2015年6月份 ,张明再次突发脑出血 ,由于情况危急 ,当即又转进了ICU病房。在医护人员的竭力救治下 ,张明也再次转危为安。

  可就在大家都为他松了一口气时 ,陪同的家属却消失了 ,从2015年7月份开始 ,也没人来交住院费了。李丽多次拨打家属电话 ,基本都是无人接听 ,偶尔打通几次 ,对方都坚称不认识张明。过年过节的时候 ,偶尔也会有人来看望张明。而每当李丽想跟来的人了解一下情况时 ,对方会立刻警惕地再三重申 ,“我和他没有直接亲属关系 ,只是来尽点儿心意。”

  “他早就达到了出院条件 ,但是没人交接我们也不能把他一个人送出去 ,万一出了意外怎么办?”李丽说 ,因为缺乏陪护 ,他们也没法把张明转到普通病房。这样 ,张明在ICU病房里一住就是一年多。而且 ,张明住院期间的费用至今也还没有缴纳。李丽表示 ,“虽然已经不需要继续治疗 ,但是张明还不能独立生活 ,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 ,希望张明的家人能把他平安接回家。”

  医院很愁没好办法

  “严格来说 ,张明并不能算没有家人 ,这种情况也不能把他送到社会救助站。”对于这种情况 ,李丽表示医院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很愁”。而同样发愁的 ,还有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副院长杨红梅。据她介绍 ,像姜克忠一样病情稳定却在精神卫生中心“养老”的老病号大有人在。前些年多的时候 ,一个病区甚至能有三分之一类似的病号。

  “姜克忠的情况比较特殊 ,联系不到家人 ,也找不到单位和社区 ,没有地方送只能待在医院。”杨红梅说 ,其余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 ,病情稳定后都可以接回家照顾 ,等复发时再入院 ,也有利于精神疾病的康复。但因为大多数家庭不想被病人所累 ,通常把病人扔在医院 ,十几二十年不接其出院。甚至有的家属放话 ,等病人不行的时候再联系他。

  “尤其是那些有单位的 ,之前都是公费医疗单位结算 ,家里人只需要定时来探访 ,也不用操什么心。”杨红梅说 ,有不少类似的病人都能联系到家属 ,但是很多家属不愿意把情况已经稳定的精神病人接回家。多数一开始还来看望 ,渐渐地来看望的人越来越少 ,最后甚至恶意欠费。

  “有一位精神分裂症的女病人住院二十多年 ,有儿有女 ,儿子拿着老人工资卡却不管 ,女儿前几年还来看 ,后来听说老人把房子给儿子后就不来了。”杨红梅说 ,像这样的病人 ,长期占用本就紧张的病房不说 ,欠下的医疗费和护理费等 ,也只能由医院垫付 ,给医院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因为没法将这样的病人送出院 ,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也想通过追讨欠费 ,来减轻一定负担。可追欠并不容易。“有一次开车送一位长期欠费的病人回家 ,救护车和医护人员却被病人家属扣在院里 ,直到院方同意将病人送回医院 ,病人家属才同意让医护人员离开。”杨红梅无奈地说。

  将亲属遗弃在医院

  应承担法律责任

  其实这种长期不出院的情况在很多医院都存在 ,省城一家大型综合三甲医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除了家人不交费也不接回家的情况 ,还有些患者是因为和医院之间出现医疗纠纷 ,通过不出院来强迫医院给出满意的赔偿方案 ,与之类似的还有和工作单位之间的工伤纠纷 ,“我们医院就有一个已经住了小十年了 ,独占一间病房 ,把病房锁都给换了。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徐凌忠指出 ,这种情况在国内外都存在 ,解决难度确实较大 ,“与其他单位不同 ,医院承担着人道主义精神 ,对于需要治疗和陪护的病人 ,不能强行让其出院。”但是 ,对于实在无力支付的病人产生的费用 ,目前政府无力全部承担 ,医院的负担也很重 ,“应该由政府、医院及社会共同分担 ,呼吁社会力量给予帮助。”

  对此 ,山东统河律师事务所所长杨统河也表示 ,医院具有救死扶伤的义务 ,不能强迫病人出院。“从合同法律的角度来说 ,患者接受服务也有交纳费用的义务。如果出院不影响其健康和生命 ,又拒不出院 ,医院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搬离病房 ,拒不执行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而对于张明、姜克忠这类家人不愿接回的病人 ,杨统河表示 ,医院可以联系司法部门 ,为其申请法律援助。“家人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遗弃 ,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要求其承担相关责任。”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