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台湾南回公路脆弱像豆腐 50年后恐消失(图)

2016年10月31日 10: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台湾南回公路脆弱像豆腐50年后恐消失(图)

  南回公路多良段,只要出现长浪,就会经常有浪击公路的情形。台湾《联合报》资料照片

  7年前的莫拉克台风,让南回公路遇到毁灭性的灾害,全线交通几乎全毁。台湾《联合报》资料照片

  中新网10月31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连接台东与屏东唯一交通要道的南回公路,近年由于海岸线退缩、强降雨不断,面临前所未有危机,学者专家预言,在天灾、人祸夹击下,快则50年,南回临海路段可能消失,呼吁要有另建替代道路的准备。

  兴建于清朝的南回公路已有百年历史,从屏东县枫港到台东市知本,全长107公里;近20年因山坡滥垦及台风豪雨,山区路段坍方、临海路段路基流失频繁,整条公路千疮百孔。

  台“公路总局”大武工务段、“水利署”第八河川局相关人员形容,在极端气候的天灾和山坡滥垦的人祸夹击下,南回公路犹如一捏就烂的豆腐。

  2009年八八风灾,东部两天内降下上千毫米雨量,南回公路从屏东草埔到台东香兰体无完肤,不是桥断、就是道路位移,甚至大面积走山,整条路花了两个多月才抢通。

  近两年情况加剧,遇台风就引来大浪,多良、大武、南兴等临海路段,因海浪冲刷导致路基流失、坍塌愈来愈严重,南回公路多次因海浪打上路面而封闭。南回山区道路愈来愈容易崩塌,7年来花费近4亿元养护。

  长期研究东部海岸线变化的台湾海洋大学副校长许泰文发现,2006年之前的50年间,台东县海岸退缩100至300公尺,且不断持续中,加上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南回公路临海路段被海水淹没,是早晚的事”。

  第八河川局前局长陈重隆说,台东县沿岸是沉降地型,近20年来因大武及长滨渔港容易漂沙淤积、阻塞航道;为防淤沙,台当局在渔港外构筑长堤,但淤沙未解,反而造成凸堤效应,加速沿岸沙滩流失,导致南回公路临海段路基常遭海浪淘空;尽管公路单位在沿岸施放水泥消波块,但对海岸倒退、公路消失的危机仍无济于事。

  “‘政府’应认真思考另辟替代道路。”许泰文和台“内政部前部长”李鸿源都表示,面对极端气候,已不能再用“人定胜天”思维看待南回。兴建海堤及丢置消波块的防御工事,只能挡5到10年,治标不治本;与其一直花大钱重复做这些没有效益的工程,不如开始规划长期的替代方案,分批逐段设计新的道路,避开可能遭遇更大的灾害。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