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庞元英和她的小儿子已简单地吃完早饭,开始准备编小筐。“俺年龄大了,小儿子身体也不好,都干不了什么重活,就靠编小筐,娘俩一天也就挣2、30块钱。”庞元英说。
庞元英老人今年85岁,家住临沭县华山社区,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前些年因病去世,二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小儿子患有严重的颈椎病和腰间盘突出,不但干不了重活,48岁了连个媳妇也没有。老人一直与小儿子周胜磊一起生活,虽然老人有低保,但生活依然困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编了一会小筐,周胜磊起来边轻轻地活动着身体边说:“我这身体干一会就得起来歇歇,所以一天也编不了多少,以前别人嫌俺干得少,都不给送货,主要就靠家里的半亩地、七厘菜园,现在刘夫利不但送货上门,还送原料,收货的时候就给钱,而且加工费也比别人高一点。”
周胜磊口中的刘夫利,是华山社区的电商大户,开了一个欧洲小镇淘宝店,主要销售柳编等手工艺品。“我们拿出社区服务中心1000平方米做厂房,又用2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购置设备,建设电商扶贫示范点,免费给企业使用三年,前提就是要吸收贫困户过来打工,对于像庞元英家里这样的情况,就送货上门,让他们直接在家里加工,一般一个小筐5毛钱的话,贫困户的加工费就达到6、7毛钱。”华山社区党支部书记周志爱说。
华山社区是临沭县道德扶贫试点村,对全村70周岁以上老人制定了最低赡养标准,并与老人子女签订了赡养协议书,明确规定其有赡养能力的子女要按照每位老人每年不低于200斤粮食、15斤油料、600元赡养费的标准履行赡养义务,对70周岁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其子女需支付双倍赡养费。村集体设立了“赡养基金”专户,成立了道德扶贫促进会,统一收取,集中发放。庞元英的二儿子也签订了赡养协议,按照赡养标准,向老人支付1200元赡养费。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村委会倡导示范点内的企业实施爱心救助,设立了“爱心账户”,对企业的救助资金进行统一管理,按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进行爱心救助。
“听说我们村还安了太阳能板,村干部说能给我们发钱,一年一家子能发1000元。”庞元英老人说的太阳能板,是华山社区利用2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建设的一座20KW光伏电站,已完成并网发电,平均每天可以发电120度,收益116元。除了柳编加工、孝老赡养和光伏分红外,庞元英老人现在每个月还有150元的低保金、100元的低保户高龄补贴和100元的基础养老金。按照最新的贫困人口退出标准,除去基础养老金外,庞元英老人的家庭年收入在10000元左右,已稳定达到脱贫标准。
像庞元英老人一样的贫困人口,该县共有11801人,总贫困人口的54.7%,老龄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已逐渐成为脱贫攻坚的难点和重点,道德扶贫、健康扶贫、扶贫资产收益分红扶贫和政策保障兜底扶贫,已成为老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重要举措。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