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战国船棺墓葬群的出土,引发广泛关注(本报曾连续报道),最新一期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特别为此推出了重磅专题。昨日,该墓葬群考古再爆重大发现——记者从蒲江县文体广新局获悉,经过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精心保护清理,在春节前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一柄青铜矛,上面刻有“成都”二字!据了解,这是成都地区首次发现刻有“成都”字样的青铜矛,印证了早在战国晚期成都的城市称谓就已存在。
蒲江县文体广新局负责人昨日向记者介绍说,这柄刻有“成都”字样的青铜矛,是在墓群的M32墓中发现的,但由于发现时青铜矛上附着太多淤泥等杂物,现场工作人员没能发现矛上刻的这两个字。随着出土文物清理保护工作的展开,被掩埋在淤泥中的这个重大秘密终于重见天日。这位负责人介绍说,工作人员在矛身的中部发现了这两个字。关于这一发现的意义,记者采访了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研究员刘雨茂,他解读说,“成都地区之前也曾出土刻有‘成都’铭文的铜戈、漆器等,但有‘成都’铭文的青铜矛出土,这还是第一次。”刘雨茂还介绍说,青铜矛是古蜀时期常用兵器之一,属于兵器中的刺刀型武器,杀伤性极强。
关于“成都”这一城市称谓的由来,考古界和史学界一度公认最早应在西汉,直到1985年,在雅安市荥经县出土了一柄战国晚期“成都”铭文青铜矛,将成都得名历史整整往前推了200年。此次蒲江出土同时代“成都”铭文青铜矛,更印证了这一结论。蒲江县文体广新局负责人介绍说,此次出土的2000多年前的青铜矛,纹饰精美,所刻“成都”二字要比荥经县出土青铜矛上的字大些,且文物保存情况良好,“这柄‘成都’铭文青铜矛保存完整,十分难得。”这位负责人说。
巧的是,此次出土的这柄青铜矛上的“成都”二字,和荥经县1985年出土的青铜矛上的“成都”二字一样,不约而同地均为阴刻铭文。这也给人们留下一个悬念:青铜矛上的“成都”两个字,是当年在铸造兵器时刻上去的,还是后来在使用过程中刻上去的呢?对此,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柄青铜矛上的“成都”二字还有太多未解之谜,目前,他们正邀请国内的考古专家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答案究竟是什么,还需耐心等专家们最终给出。(记者 李雪艳 蒲江县文体广新局供图)
原标题:成都地区首次出土“成都”铭文青铜矛 印证了早在战国晚期成都的城市称谓就已存在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