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博会观“黑科技” 哪些在助力绿色产业?

2017年05月26日 10:32   来源:中国网   

  2017生态文明试验区贵阳国际研讨会将于 6 月中旬举行,自 2009 年以来,已经在贵阳这座城市连续举办了八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在传播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每年会议结束后,从会场内外延续下来的热点议题持续引领着政府部门、企业、 NGO 组织加大生态投入与建设的沟通与协作。同在贵阳举办的另一次盛会 —— 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已于今年 5 月 25 日拉开了帷幕,两次盛会交相辉映,究竟大数据产业 “ 黑科技 ” 能如何运用到绿色产业与可持续发展中,引起了公众的兴趣。

  大数据 + 可视化助力生态保护

  环境的保护需要数据的支撑及指导,海量的数据价值不仅仅停留在商业领域,更体现在环境公共服务当中。我们的生活环境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空气、水、气象、交通、污染都有数据在记录,并交织影响。通过关联多种环境公共数据并结合可视化技术,呈现生态环保工作的积极成效和短板,可以为环境综合决策提供支撑,同时让公众看到环境的变化以及环境保护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从而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举办这几年,各地政府加大了生态建设的沟通与数据共享,加快建设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按照环境保护部《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加快建设互联互通的省级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要整合环保部门各业务领域的数据库,推动海洋、水利、建设、气象、国土、交通、电力等有关环境能源数据共享,成为政务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环境执法、建设项目等信息还没有结构化公开的情况,加快推进结构化数据公开进程,便于数据流转。

  在数据使用上,大力推进的数据可视化,正在有效助力生态保护。基于现有的污染源地理信息、污染物排放实时监测数据、环境质量实时监测数据、气象数据、城市交通出行数据、省市的 GDP 数据以及百度查询、微博发帖、网购数据等,重点开展了对空气污染与居民生活、环境执法力度与环境质量变化、环境污染与居民健康、 GDP 与环境质量以及污染治理预警评估等方面进行基于可视化方法的环境数据分析。以治水为例,各地通过升级目前水质自动监测网络来采集河流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数据以及气象数据,然后通过虚拟的数据,用可视化来模拟呈现出真实的河流环境,以此来评估治水措施的有效性,供决策部门和领导参考。

  虚拟现实技术有很大想象空间

  VR(虚拟现实)作为这几年风头强劲的黑科技,正在逐渐渗透到各种领域中。对于生态监测、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发展来说, VR 、 AR 穿戴体验设备和终端项目在运用场景中也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比如,政府工作人员、生态保护从业者需要深入到生态薄弱的地区,实地查看生态环境,制定生态保护策略。但人员数量、时间和精力有限,需要保护的地方却很多,导致工作效率很低。有了 VR ,结合卫星定位及扫描系统,从业者带上 VR 眼睛就可以直接在办公室查看到某地的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变化,如同身临其境,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今年数博会期间展出了定位导航技术 “ 智航 ”—— 能够在环境复杂、人流量众多的场合实现精准位置服务,加上全景相机 “ 小黑 ” 能够把特定全景数据采集并同步于云空间,如果配合定制的 VR 、 AR 设备,不难实现上述一幕。对于相关行业和产业, “ 黑科技 ” 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提供使用传统手段不可能提供的高效便捷的工作模式。

  机器人与 AI 技术前景广阔

  每年的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各家互联网企业都会展出最新的机器人。这些充满未来感的机器人,在现实中已经在绿色产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配合上 AI (人工智能)技术,未来会有更多应用场景。

  在芬兰,有一群机器人排序、选择和处理垃圾。瑞典设计学院设计了一款水泥回收机器人 ——ERO ,这些机器人通过内部的高压水枪,对吸进去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将被分离后的砂石和水泥直接打包回收,转变为新的建筑用料。无需任何加工就可以实现建筑物材料的再利用。它还能做到动静小、无粉尘和环保。

  在国内,扬州大学能动学院研制成功一款无线环境监测智能机器人,能够通过车载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及环境参数监测设备,回传现场视频影像、超声波雷达图像等信号,且能对目标环境进行温度、湿度、烟雾等参数采集。这款无线环境监测智能机器人可以 “ 随心所欲 ” 地进入任何不适合人类进入的危险区域或情况未知区域的环境监测场所。

  对水环境质量的监测,通常流程是监测人员到现场采样,遇到环境应急事件,环境监测人员更需要长时间反复在被污染水域上采样监测,再送回实验室分析。不仅人力耗费大,数据产生周期也长。江苏省镇江市使用采样无人监测船辅助工作,满足了针对流域监测每隔 200 米 -500 米进行多次采样监测的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无人监测船可以边走边测,从采样到分析可以同时推进,监测人员在现场电脑屏幕上就可以看到采样点、采样路径、预计时间和相关水文参数等。在存在危险性的流域,只要规定好路线,无人监测船就可以自动采样、分析、监测。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