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后旅游扶贫交出怎样答卷? 还需“添柴加薪”

2017年10月16日 15:23   来源:济南日报   

黄金周后旅游扶贫交出怎样答卷?还需“添柴加薪”

  游客在马套村茶园感受采摘乐趣。 (李鹏 方勇 摄)

旅游扶贫产业还需“添柴加薪”

  美丽的环境成为贫困村发展旅游的一张名片。西营镇藕池村的旅游产业一体化扶贫项目效果颇为“红火”。

  乡村游成为现代人选择的重要旅游线路。(本稿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李鹏摄)编者按

  “国庆黄金周”刚刚过去,由于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恰逢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中秋节,此次“黄金周”共计8天。根据济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官网统计,济南全市共接待游客1093.6万人次,增长13.4%;实现旅游消费104.8亿元,增长15%。旅游人数、消费均列全省首位。

  如今,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白热化的阶段,众所周知,不少贫困村的致贫原因是交通不便,但有时“劣势”也能变成“优势”——这些贫困村也因环境优美、雾霾极少而引起许多“驴友”青睐。“旅游扶贫”已成当下较为火爆的话题。同样根据官方统计,乡村旅游市场繁荣,市民游客数量大幅增长。纳入监测的长清马套村、章丘香草园、商河瑞阳温泉接待住宿游客增长26.5%,近千张床位出租率达到100%。

  但是,我市旅游扶贫“喜忧参半”,不同旅游景点“冷热不均”,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态?我市贫困村发展优势何在?制约发展的瓶颈又是什么?记者来到刚刚结束“假期战役”的贫困村进行了探访。

  扶贫乡村游为“黄金周”

  增色不少

  在10月8日,记者在章丘区五彩山村偶遇了来自青岛的李先生,他这样对记者说:“现在全国各大景区人满为患,本来想带孙子去杭州玩,但一看新闻人太多了。乡村旅游人少,不用‘挤油油’,风景还不错,到济南坐高铁还方便,就带孙子过来了。”

  通过采访记者得知,五彩山村是一处定位于“乡村旅游+扶贫”的项目,围绕大山深处十八盘、东车厢、西车厢、小石屋、西里虎5个贫困村,打造以“花山、石村、清泉、原野、绿林”为主题的旅游综合载体,共涉及贫困户122户、贫困人口227人。一位姓黄的村民说,五彩山村项目是由北京一家专业旅游发展公司前来规划的,“可以说俺们这里每条小路、每块牌匾都经过了仔细推敲。”据章丘区扶贫办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十一”期间五彩山村共计接纳游客1万人次,收入10万元左右。“去年同期接待游客4800人次,餐饮住宿收入4.2万元,与去年相比已经有了很大提升。”

  而据平阴县扶贫办工作人员表示,虽然“黄金周”期间下起小雨,但仍未阻挡住消费者的游玩热情。同样作为旅游扶贫大县的该县各景区共接待游客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和11%。

  在以“泉”文化以及“孝”文化为主题的丁泉旅游度假村,共有民宿5组,建筑面积697平方米,配备标准间、亲子间及家庭套间等不同形式的房间,共20个床位;游客服务中心由泉水文化餐厅、茶舍、休闲娱乐室组成,建筑面积362平方米,能容纳50人就餐。该村党支部书记李茂财介绍,不少外地游客选择约上亲友,在蒙蒙细雨中漫步村落之中,在老泉里打出一汪清水,在小亭下烹 茶 知味,远离城市喧嚣,别有一番滋味。

  今年平阴全县旅游市场“黄金周”呈现出客源市场结构有突破、自驾旅游渐成时尚、玫瑰阿胶制品广受游客青睐三大显著特点。尤其是洪范池镇开展了首届采摘节,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玩采摘;全福农庄开展了野炊活动,游客纷纷自带工具前来野炊,成为今年国庆旅游市场的两道亮点。

  而全市“老牌”的旅游扶贫项目长清区齐鲁8号风情路,同样挣得“盆满钵满”。该区扶贫办提供的数据显示,马套村共接待游客3万人次,收入30余万元;龙凤庄园接待游客4000人次,收入8万余元。

  游客王女士一家非常钟爱乡村旅游,她带着家人自驾来到龙凤庄园进行采摘和享受农家乐。“这里山高、人少,环境好、果子香,交通也方便了,来这里玩玩挺好的,我觉得比去市中心的传统景点好多了。”

  市场竞争倒逼旅游

  自行加码

  通过对我市几处发展旅游扶贫产业项目的贫困村进行采访,我们不难得知,随着城市与乡村的道路修建越来越好、公共交通工具的发达、家庭小汽车的普及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大城市中央区域老城区的拥堵,造成了人们逐渐选择“外出”,来到曾经的边远山村进行假期旅游。根据市旅发委的报告显示,黄金周期间,济南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浪漫花海、金色田园、乡村采摘、农家体验、休闲度假等乡村休闲旅游成为众多市民、游客的重要选择,旅游接待人数更是节节攀升。

  相关旅游专家根据我市“十一”长假期间发展情况来分析,鉴于上述发展观点,乡村旅游市场蛋糕很大,需要深挖的空间也很多。“要住下才能有钱赚,因此,民宿将会成为撬动整个旅游市场发展的杠杆,如何利用好这个杠杆就成为了发展关键。”

  重点打造泥西村、柏树崖村以及大峪村旅游的南部山区管理委员会辖区内的柳埠街道办事处将“生态”作为重点打造的项目。一位办事处工作人员表示,三个村均为省定贫困村,自然风光独特,加之借助“创建文明城市”的东风,大力改造不符合规范的农家乐,整治环境卫生,让整体环境得到了提升。

  据该工作人员介绍,以将“九眼泉水”为主题发展民宿旅游的大峪村为例,由于“十一”期间正是村内硬件设施改造,并未接受游客旅游。在这里实习的旅游专业大学生张新桐说,“长假”期间曾接到不少咨询电话,不过全部“婉拒”了。“为了更好地发展,以及推动将来的旅游产业发展,我们找到自身不足,进行提升改造,因此并未抓住这个机会接待游客。”然而,济南市委办公厅下派该村的“第一书记”冯传真还是给出了记者一组数据:截至目前,2017年泥西村共接待游客400人次,178人选择入住该村民宿,累计收入4万余元。冯传真说,他们还将继续抓牢“美丽乡居”这个内在品牌,把旅游扶贫产业做大,让贫困户多受益,让村落发展再提升。据他透露,最近较火爆的一家国内知名公司已经初步表达了与该村“大峪村生态旅游有限公司”的合作意向,届时,该村将会成为全市旅游扶贫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投资少成旅游扶贫

  最大瓶颈

  谈起发展乡村旅游的瓶颈,号称“济南地理位置最靠后村”柳埠街道办事处辖区的苇沟村村党支部书记孙茂财认为,乡村基础设施、百姓思想认知程度以及知名度提升是关键点。

  他说:“我们村虽然不是贫困村,但在发展旅游产业项目上具有同样的问题。我看到周围几个贫困村发展旅游都不错,我们也不甘落后,也想‘分一杯羹’。不过,现实条件的差异,还是有着许多困难。”孙茂财说,由于年轻劳力出去打工,村里长时间以来基础设施不完善,基本处于“看天吃饭”的状态,“如果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我们自己都没人住,那还会有人来玩呢?”

  孙茂财曾经去以青山绿水、以“安吉白茶”名扬天下的国内乡村游典范——浙江安吉考察过,但越考察却越“心惊”。“基础设施落后,老百姓长期封闭,接受先进发展思想慢,缺乏投资商,这都是制约发展的因素,想要发展下去太难了。”孙茂财说,为了整个村子的长久发展,他还是打算坚持下去。“现在我正给村里的老百姓做思想工作,让他们统一认识,认真发展旅游,改变自己一些落后的思想,不乱扔垃圾、讲文明,和城里人心连心才行。同时,想办法改造落后的基础设施,找点投资。”

  相关旅游专家认为,乡村旅游单打独斗并不现实,几个村落相互抱团,发展成乡村旅游线路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大家抱团取暖,各自利用自身特点,大家相互结合,让游客‘从白天玩到夜里’,才会留住人。所以,单打独斗投资大、风险也大。”他以当地的四门塔风景区为例,讲述发展的趋势。“四门塔8天实行免费,吸引来了4万多人次,停车场爆满,那些山货销售也很快,当地百姓也受益。如果当地以此为契机,在景区联动、卫生管理、民宿、采摘以及区域旅游方面下足功夫,说不定就能引起连锁反应,让大家都挣得‘美美的’,环境、停车以及住宿压力都会小很多。”

  (本报记者 李鹏)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