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1日,东莞中欧双向班列正式启动。(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孙俊杰摄)
12月14日下午,满载着服装、鞋子、皮具、灯具、电器及配件等物质的集装箱,中欧班列X8426从东莞石龙出发,它将开往俄罗斯卡卢加州沃尔西诺。而在50公里之外的东莞滨海湾新区,滩涂填土造地工程现场热火朝天,一辆接一辆的泥头车穿梭其中。根据省政府日前通过的建设工作方案,东莞滨海湾新区明确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先导区的定位。
因为位于石龙的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和滨海湾新区的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在东莞连接汇聚,蓄势待发。
在今年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对接成为焦点。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论坛上表示,要把大湾区打造成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区。而在更早之前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也明确将粤港澳大湾区纳入其中。
在不少专家看来,粤港澳大湾区以环珠江口区域为核心,背靠大陆面向南海,地处国际航线要冲,是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海上往来距离最近的经济发达区域。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侨乡、英语和葡语三大文化纽带,是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重要桥梁。
“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具备了成‘一带一路’重要支撑区的天时、地利、人和。”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有成为“一带一路”重要支撑区的多重因素,只要“二区九市”形成合力,就可以将“支撑区”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打造全球枢纽 湾区拥抱海洋又面向广阔腹地
清晨6时,珠海企业家高波就已到达珠海机场候机大厅,此时大厅已热闹起来,在他的印象中,早上前来乘机的旅客比以前多了很多,珠海机场的人流明显增加。
数据更有说服力。2016年,珠海机场旅客已突破600万人次大关,今年旅客吞吐量预计突破800万人次,这相当于瑞士的总人口。现在,它正在为机场国际口岸的开放做升级准备,未来预计能服务200万人次的国际旅客,一个千万级的国际机场正在路上。
复旦大学国际空港城市研究中心主任王学东则表示,珠海可以与“一带一路”沿线友好城市共建空港联盟或港口联盟,推动海上物流大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空中走廊和数字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除了珠海机场外,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拥有香港、深圳、广州三座国际性机场,年航空客运流量1.1亿人次。
12月15日,广州港集团与东莞港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穗莞航运体系,打造世界级枢纽港。
广州港集团董事长蔡锦龙表示,签约将提升区域港口发展能力,推进实施穗莞港口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滨江临海,河网密布,港口资源丰富。除了香港这一世界物流中心外,粤港澳港口群还拥有广州港、珠海港、深圳港、东莞港等一批港口,是目前世界上通过能力最大、水深条件最好的区域性港口群,吞吐量已居世界第一。
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而海陆空共同形成的综合交通体系,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有专家表示,打造“一带一路”物流枢纽就是要构建一个立足粤港澳,辐射亚太,面向全球的综合物流通道和网络体系。它应该既是港口和航运中心枢纽,又是机场和航空中心枢纽,是铁路和多式联运的中心和枢纽,还应是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中心和枢纽。
目前,仅从东莞开出的就有粤满俄、粤新欧等多个国际班列,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东莞始发国际班列92班次,货运量43340吨,同比增27%;货物贸易额近3.7亿美元,同比增53.5%。
班列的发出,表明东莞作为广东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枢纽的地位得以加强。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大加快了“东莞制造”甚至“广东制造”开拓“一带一路”市场的步伐。目前,中欧班列项目已经纳入《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建设正在推进,水铁联运与多式联运服务机制正在完善。国际班列将会越开越顺畅。
陆路上,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即将通车。该桥通车后,预计由香港开车到珠海或澳门,只需要15—20分钟,目前行船需1个小时。
上月前来珠海参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暨中国(广东)企业走出去论坛的阿根廷国家通讯社记者苏蒂尔托·帕特拉诺比斯认为,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珠海可以直达香港,更方便对接欧美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是比肩纽约、华盛顿的世界级大湾区。
白明认为,上述情况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可以成为“一带一路”的物流枢纽。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区的首要原因。
企业抱团出海 扎根湾区连接“一带一路”
一双双高跟鞋在生产线上流动,工人们在两边打磨、刷胶,这是东莞华坚鞋业最日常的一幕。而在1.5万公里外的埃塞俄比亚,流水线上同样的工作也在当地的轻工业城进行,不同的,只是工人的肤色。
从2011年10月至今,华坚集团从东莞出发跨越地球四分之一周长的距离,在埃塞俄比亚投资设厂,谱写中非合作之歌——目前,华坚集团已经成为埃塞俄比亚家喻户晓的明星企业,也是该国最大的出口企业,拥有埃塞俄比亚员工6000多人,年出口女鞋达240万双,占埃塞俄比亚鞋业出口份额的50%以上。
根据计划,华坚国际轻工业园将于2020年全面竣工,预计建成后,埃塞俄比亚六成以上的鞋、服装、手袋等产品将出自华坚国际轻工业园。粤港澳大湾区在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经济支撑的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也把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国机遇转化为世界机遇。
在珠海,今年前三季度,格力自主品牌的海外销售量同比增长20%左右,国际化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优秀代表,格力早在2001年便在巴西建设了空调生产基地,2006年其巴基斯坦生产基地也正式投产。
与格力遥相呼应,自2013年在喀麦隆建成首个海外智能微电网项目后,兴业太阳能先后在阿联酋、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完成多个电网项目。
以格力和兴业太阳能为代表,越来越多的珠海企业将目光转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类型和领域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
“珠海在经济规模、国际贸易等方面都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也具备较好的基础设施、营商环境,而且有较强集聚、辐射、带动功能。”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表示,无论从区位优势、基础设施、产业基础还是营商环境等方面,珠海在国内“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支点城市中都很有竞争力。
“我们可以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广州泛亚聚酯有限公司董事长关凌翔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将目光投向了石油化工化纤行业一片空白的沙特阿拉伯。去年,该公司落实在沙特建设石油化纤产业项目。过去1年多,关凌翔多次前往沙特考察,最近他又在沙特与当地协商项目投资的细节和优惠政策。
越来越多珠三角企业家像关凌翔一样把目光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州东送能源集团投资近30亿元人民币在乌干达建设磷肥厂及相关产业园区;广东世能电力设备集团10多年来共转移了30多家发电厂130多台设备到东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及地区,提高当地工业化水平。
白明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强大的制造业实力,使得制造企业扎根湾区,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产能合作成为了可能,这种合作既可以带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也会让湾区企业发展得更壮大。
构筑合作平台 创新要素沿“一带一路”向湾区聚集
第122届广交会呈现出一墙之隔内外“冷热两重天”的景象:展馆外,广州气温骤降,风冷雨急;展馆内,全球采购商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徐兵透露,第122届广交会为“一带一路”沿线企业提供了一次在世界面前亮相的机会,有来自1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341家企业参展,展位数583个,分别占进口展区的55%和59.3%,涵盖了进口展区的全部6个产品区,参展企业约占六成,成为本届广交会全球范围内的参展主力。
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占与会总人数的43.99%,同比增长3.48%;对“一带一路”沿线出口成交额增长高达13.6%,占总成交额的31.1%。
目前,广交会已与3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45家工商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为这些国家的企业提供咨询、参展、与会及贸易促进服务。
除了实体经济的输出,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会展等方面强大的实力,对于大湾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扮演的角色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众多创新要素沿着“一带一路”加速向湾区聚集。
在更早前结束的2017海丝博览会已经成为“引进来”与“走出去”的重要平台,达成签约项目758个,涉及签约资金2190亿元,同比增长5.9%。依托海丝博览会,正式启动广东海丝跨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项目,并与多个境外商协会签订了战略框架协议,致力建立全球供应链体系。届时,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互通有无,各取所需。
在金融方面,如何借力香港这一国际金融服务中心,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金融服务业成为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今年5月,珠海大横琴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设立的基金参与了香港专业知识共享平台Lynk的A轮融资,顺利完成了“大横琴基金”创立以来的首个项目投资,通过金融资本的力量,促进了香港科技资源与自身产业发展定位的有效对接。
中国外汇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认为,珠海毗邻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港珠澳大桥即将建成开通,将使得珠海优势进一步增强,有望成为珠江西岸区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金融支点。
谭雅玲建议,珠海需抓住港珠澳大桥建成开通这一历史性机遇,吸引香港的国际金融资本、人才和先进经验向珠海聚集,吸纳更多的外资金融机构到珠海设立分支机构,比如金融后台服务中心、数据中心等。
专家访谈:粤港澳大湾区应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南方日报:有专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可以成为“一带一路”重要支撑区,您怎么看?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确实可以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点。
“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倡议。这个倡议不是“独唱”,是“大合唱”,因为中国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所以中国毫不疑问是这个大合唱里的“领唱”。这个“领唱”也含有香港、澳门的诉求,广东就更不用说了。
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粤港澳大湾区的11个城市需要合作。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航运中心、金融中心;珠三角是全球的制造业中心,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在“一带一路”中的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上是大有作为的。这样粤港澳大湾区一方面可以从实体经济上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从虚拟经济上提供支持,两者可以互补。
南方日报:有专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不但是“一带一路”重要支撑区,而且还是中心,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白明: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是中心。整个“一带一路”需要很多个支点,粤港澳大湾区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支点。
粤港澳大湾区也应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找到自己适当的位置才能发挥作用。而且粤港澳大湾区并不是为了“一带一路”倡议来设置的,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是强调香港、澳门、广东三个地区的合作,提升我国的开放水平,让更多的港澳资源为内地所用,也让香港、澳门搭上大陆发展的快速列车。现在“一带一路”还没有哪里是中心的说法,只提了将新疆和福建成两个核心区。
南方日报: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一带一路”重要支撑区有哪些优势?
白明:粤港澳大湾区有如下优势:首先,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重要的制造业中心,而且有一些在全球有重要影响的企业,比如华为、格力、美的等。
其次,粤港澳大湾区中的香港是金融中心、人民币离岸中心,有政策优势和制度上的优势。而广东有横琴、前海、南沙三大自贸区,这样就使得“二区九市”制度上的落差小一些,合作上相对容易一些,容易形成合力。
此外,“二区九市”拥有约1亿人口,面积5.6万多平方公里,GDP规模约1.3万亿美元,年航空客运流量1.1亿人次等,这些都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南方日报: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将支点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白明:我觉得更多的还是营商环境的改善,我们从政策优惠走到制度创新,从制度创新再走到营商环境的提升。营商环境的提升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最大资源。如果粤港澳大湾区能够在开放意识、基础设施、政府办事效率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提升,同时把现有的资源,比如1957年开始的广交会等用好,再挖掘潜在的资源,那么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值得看好。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就像几匹马拉着车跑,只有这几匹马往一个方向跑,形成一股合力,车才能跑得快。粤港澳大湾区和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不一样,人家是一国一制,粤港澳大湾区是两种制度,这存在一个对接问题,对接好了,两种制度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因为两种制度可以形成不同的资源配置。
(原标题:对接“一带一路”湾区如何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