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7日在盘锦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郝春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四年,是盘锦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四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持之以恒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抢抓中央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机遇,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十二五”圆满收官,“十三五”顺利实施,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生活明显改善,盘锦开启了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的新征程。
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坚持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2013年以来,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总量壮大和位次前移。2017年,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7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3亿元、在全省位次由第五位升至第三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8.9亿元、由第五位升至第四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98亿元、由第六位升至第三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3亿元、位次前移两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以3.66万元、1.59万元稳居全省第三和第二位。辽河油田稳产千万吨,华锦集团等中央企业在改革创新发展中扭亏为盈、做优做强;北燃公司、兴隆集团等一批民营骨干企业不断成长壮大,年均新注册市场主体2万户,各种所有制经济、大中小微企业竞相发展,成为稳增长的压舱石。兵器集团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顺利奠基,实施宝来石化等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52个,世界500强、行业100强企业达到10户,累计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768个、竣工512个。在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中,盘锦成为全省唯一受到通报表扬的地级市。省政府绩效考核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盘锦成为东北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
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三去一降一补”全面落实,关停小化工、小炼油等不达标企业347家,房地产库存去化周期保持在合理区间,提升非信贷融资比例促进了企业杠杆率有效降低,落实“营改增”、取消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直购电交易等政策为企业减负近10亿元,共争取到99.7亿元国家专项建设基金、104.8亿元企业债券、408.3亿元补助资金,推出18个重点领域标准化改革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制定实施《中国制造2025盘锦行动纲要》,工业主导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方向发展,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建设实现新突破,国内领先的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高质量完成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明厨亮灶和集贸市场、商网门脸等改造提升工程实现传统服务业重塑再造,临港粮食物流加工、快递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红海滩廊道通过国家5A级景区质量评定,“红海滩+”旅游品牌叫响全国,特色乡村游备受青睐,全域旅游发展态势初步形成。设施农业、认养农业比重逐年提升,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70家,盘锦大米品牌价值跃居全国第二位,河蟹出口创汇位列全国地级市之首,粮食生产连续十四年大丰收。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组建和引进实现重大突破,中蓝电子等一批高新技术和小巨人企业迅速崛起,我市高新区以省级考评第一的成绩向国家级高新区迈进。
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重点突破。累计推出100余项改革举措,取消和下放市本级行政职权1131项。市级权力全面赋予县区、经济区,推行容缺审批、企业承诺、全程代办审批模式及“二十六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使审批时限压缩了近三分之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推行,营商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成效明显,国家工商总局在盘锦设立商标受理窗口,我市在全省首获县区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权限。夯实“1+8”改革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提升,市县镇村四级政务服务网全面构建形成。精简机构编制、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使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1+6+2”国有集团公司组建运营,“四资联动”改革向纵深推进,农垦改革试点全面铺开,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完成阶段性任务。市商业银行获批更名为盘锦银行,设立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应急转贷资金积极改善投融资环境。集中推出财政零基预算、强化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五险统一”征缴、个体零散税源征管等开源节流举措。建成全国一流的智慧城市管理运营中心,实现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资源信息的高效集成联动,在全国率先实现社会治理全域网格化数字化。
沿海开发开放迈出新步伐。扩大全域全面对外开放,实际利用外资累计完成11亿美元,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前列;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61.9亿美元,年均增长34.7%。辽东湾新区港产城联动发展实现新跨越,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国家级开发区中上游,成为国家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持园区。一批现代石化骨干企业集聚发展,中储粮等一批国内顶尖粮食物流加工企业相继入驻。盘锦港累计建成21个5万吨级以上泊位,港口通过能力提高到6000万吨;疏港铁路、沈盘铁路和疏港高速、沈西工业大道连接线竣工通车,以港口为核心的集疏运体系快速形成;成功获批国家一类口岸,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行,开辟集装箱班轮航线13条,挂牌内陆干港6个,盘锦成为东北及蒙东地区“一带一路”战略三条国际通道的重要节点。新区复制落地49项自贸区改革试点政策,在全省率先建立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实现市以下行政事业“零收费”。市民服务中心、六大文化场馆、八大创业孵化基地以及学校、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相继竣工,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树立起现代化港口城市新形象。
城乡一体化发展呈现新面貌。全域城市化迈出坚实步伐,城镇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305个行政村全部建成美丽乡村并持续提档升级,我市成为全省唯一的全域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市。黑色路面全覆盖,农村燃气户户通,9万多农户用上清洁能源取暖,垃圾分类全面推开,城乡一体的大环卫体系投入运营,105个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建成,村村拥有标准化卫生室、连锁超市,涌现出一批特色旅游村、精品民宿村,赵圈河镇、胡家镇跻身国家级特色小镇。大洼撤县设区,城市总体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多规合一”平台启动运行。公路铁路主干路网、城乡主次干道全面完善,实施东外环、中新线、林丰路大桥等50项重点工程,形成了“四铁四高”、“一环七纵六横”的大交通格局。大力开展国际化城市交通提升行动,打造形成国际化交通样板路。全域客运公交一体化改造扎实推进,国家“十三五”首批公交都市示范市创建工作启动实施。完成双台子河闸除险加固工程,新建和改造城市排水泵站15座、排水管网153公里,盘锦连续三年获得省“大禹杯”。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让城乡居民喝上了优质放心水。大力度实施强弱电入地及绿化园艺化、景观亮化、楼体美化工程,新建改扩建城市公园8座,植树造林1730万株,城市绿地覆盖率达到38.3%。我市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人民群众提前过上了小康生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取得实效,全市财政支出的75%用于民生改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超过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全省最低。开展以辽河口三年攻坚为重点的精准扶贫脱贫,贫困人口保持动态为零。覆盖全民的社保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城乡低保救助标准分别提高23%和26%。在全省率先基本完成城市棚户区和农垦职工危旧房改造任务,弃管楼宇整治让20余万居民从中受益。教育质量稳步提升,3个县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验收,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在内涵式发展中凸显了人才和创新支撑优势。制定实施《“健康盘锦2030”行动纲要》,建成四大远程会诊中心和四级联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行按疾病分组支付,率先实现新农合报销村级即时结算。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全省最高,盘锦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市。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学校幼儿园食堂实行食材统一配送,盘锦连续8年食品药品安全零事故。高水平举办三届“红马”赛,盘锦健儿在世界、洲际和国家级体育比赛中共获得11枚金牌。充分挖掘整理辽河口地域文化,镇村两级综合文化中心全面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顺利通过中期检查。国防动员、边海防、人防工作不断加强,五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
生态文明建设跃上新台阶。制定实施《盘锦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大洼区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加大湿地保护和修复力度,实现退养还滩2.3万亩、退耕还湿1万亩,保护区内退出油田生产设施524处,芦苇湿地补水面积达到52万亩,辽河口湿地位列中国十大最美湿地之首。综合开展能源结构调整、重点企业提标改造、小锅炉和黄标车淘汰等工作,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第三。全面建立“河(湖)长制”,主要河流水质持续改善,螃蟹沟(六零河)改造工程使我市成为全省率先完成黑臭水体整治的城市。全面完成禁养区内畜禽养殖企业关闭搬迁任务,规模养殖场废弃物处理达到无害化标准。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耕地保护工作始终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公共机构节能考核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中央环保督察、国家海洋专项督察期间,我市信访案件全省最少,湿地修复和农村环境治理得到中央环保督察组的高度肯定。盘锦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正以更加坚实的步伐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政府治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坚持科学、依法、民主行政,充分发挥了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等职能作用。坚持市政府党组向市委请示报告工作制度,坚决贯彻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市人大代表建议450件、市政协提案903件全部办复,满意率均达100%。建立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起草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2部。积极听取和采纳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全面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相继侦破中央领导批示的特大骗取贷款、公安部督办的特大跨省制贩毒等要案,我市成为最有安全感的城市之一。常态化开展安全稳定工作调度评估,连续10年被省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市,连续多年信访工作综合考核全省第一,连续两届捧得国家综治最高奖项“长安杯”。“六五”普法圆满完成并荣获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市,“七五”普法顺利实施。行政监察不断加强,审计监督实现全覆盖,深入开展行政执法、项目招投标、工程建设以及损害群众利益等领域专项整治,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得到查处。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整治“四风”问题,完成行政机关公务用车改革,“三公”经费实现四连降。
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海关、边检、检验检疫、海事、气象地震、统计档案、邮政通信、红十字会、残联、地方志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对口援助工作取得积极成果。
各位代表,四年攻坚克难,四年接力奋斗,我们积极争取在各个领域站上国家平台、在各个方面抢占发展先机,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了优势和主动,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我们举全市之力推进“多城联创”,盘锦荣膺全国文明城市,获批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共争取到26个国字号试点(示范)。这一系列殊荣成为盘锦的一张张亮丽名片,必将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经济外向依存度仍然较低,镇域经济实力不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创新不足,人才短缺,软环境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个别干部懒政怠政、推诿扯皮,不作为、滥作为的行为时有发生。对此,我们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过去四年的成绩来之不易。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大环境,在全省经济艰难筑底企稳、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全市人民戮力同心、砥砺奋进,创造了改革开放和国际化现代化建设的辉煌业绩。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大干部,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盘部队、武警官兵,向辽河油田、华锦集团、辽河石化等驻盘中省直单位,向离退休老同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盘锦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四年的光辉历程,用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四个坚持”来审视衡量政府工作,关键在于我们始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推进实施“四个着力”“三个推进”的全链条部署,确保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用国际化视野谋划发展、站上国家平台推动建设,加快实施《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战略规划纲要》,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关键在于我们始终聚焦“多城联创”加强和改进全方位各领域工作,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每年集中推出一批惠民举措,全市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豪感显著提升。关键在于我们始终聚焦履行“一岗双责”推进干部作风转变,形成项目化、日历化抓落实的一整套工作模式和推进体系,引导党员干部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