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湖北自贸区:巧打开放牌 唱响三城记

2018年09月19日 17:2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原标题:湖北自贸区:巧打开放牌 唱响三城记

  日前,长飞光纤、天风证券、明德生物等3家湖北企业顺利通过IPO审核,而这3家公司全部来自中国(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

  湖北自贸区由武汉片区、襄阳片区和宜昌片区三大片区组成,共同构成了稳定的驱动结构,带动、引领、辐射全省经济发展,并以自贸区成熟的改革试点经验和实践,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以及中部崛起。

  简政放权 放出满满获得感

  8月份,湖北自贸区宜昌片区内生物产业园花溪路西侧180亩土地使用权,被湖北金三峡印务有限公司以3464万元竞得。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块土地是全省首宗成功摘牌的“标准地”,意味着湖北“标准地”出让制改革落锤。

  所谓“标准地”,就是土地出让时把规划建设标准、能耗标准、污染排放标准、投资强度标准、年税收标准等予以明确,带指标一起竞拍,企业竞得土地后,不再需要各类审批,项目建成投产后按照法定条件和既定标准进行验收。

  “最大的变化是拍了‘标准地’的企业不再忙跑证。”金三峡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拍下一块建设用地后,要办多达十几种证照,如规划建设、能耗、污染排放等标准证照,都是按照“谁拍到谁办理”的原则进行。而“标准地”的各种证照由政府帮忙办好,跟着拍出的土地一起出让,让企业彻底摆脱了跑十几家部门、盖各种各样的章才能拿到“准生证”的困扰。

  去年5月开始,湖北将61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到自贸区片区。而下放到宜昌自贸片区的管理权限,也被简化为“让企业最多跑一次”服务。

  现在,襄阳高新区正尝试对工业项目“零审批”。也就是说,襄阳片区内的工业项目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和环评报告后,就可以直接进行设计、施工,等项目竣工后再验收发证。得益于这一探索,襄阳市检验检疫处理区工程的开工时间提前了半年。

  企业怎么方便,制度就怎么调整。襄阳自贸片区在“评审”环节上花心思,推进“多证合一”和“证照分离”改革。在“29证合一”的基础上,全面实行“47证合一、87证联办”。

  随着“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湖北自贸区的市场活力显著激发,三大片区日均新增注册企业48家。

  贸易便利化 扩大全方位开放

  “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和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这是国家对湖北自贸区的战略定位。

  建设一年多来,湖北自贸区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对标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最大限度减少贸易障碍、增加市场自由度,全球配置资源的水平大幅提高。

  联想(武汉)产业基地是湖北连续3年的进出口冠军。过去,产品出口需在武汉综保区海关和出境口岸海关重复报关。武汉海关支持自贸区发展,推出28项新措施,其中一项就是让企业在综保区提交出口产品基本信息后,就可以先运出园区,然后在出境口岸海关报关。“原先我们货物装完车后需要在园区海关的监管场地停留大概半个工作日办理手续,目前95%以上货物基本上能在半个小时之内完成所有的手续。”联想集团进出口部武汉平台经理居万军说。

  据悉,这项措施累计涉及报关单(备案清单)9210票,平均每批减少3个半小时通关时间,每票降低150元通关成本。

  襄阳片区着力规划并推动了铁路港、公路港、航空港、水运港和综合保税区的建设。日前,在襄阳片区内的金鹰重工物流园,满载东风发动机产品的“襄汉欧”发出首趟班列,直抵欧洲。

  “大约14天就可到达12000公里外的德国汉堡。”襄阳市自贸办主任林申表示,“襄汉欧”国际货运班列相比水运,缩短30天至35天的运输时间;相比空运,可节省三分之一的运费。“该班列将有效破解襄阳及周边地区货物出口难、运输周期长、贸易成本高等难题,对襄阳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意义重大。”

  挂牌一年多,湖北自贸区以占全省0.065%的陆地面积,实现了全省31.4%的合同利用外资、29.6%的进出口总额。

  依托产业优势 培育发展新动能

  7月20日上午,武汉华星光电公司t4项目首台曝光机被缓缓吊入厂房,这标志着总投资350亿元的t4项目提前进入设备安装及调试阶段,将建成全球第一条主攻折叠显示屏的6代柔性显示面板生产线。

  依托这个大项目,武汉片区联合省市两级政府发起成立了300亿元的湖北省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与国家集成电路基金、清华紫光集团共同建设总投资240亿美元的存储器项目。

  在全国第三批入选的7个自贸试验区中,湖北自贸区被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聚集区。一年多来,三大片区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瞄准新产业、突出大项目引领,大力招商引资和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全省迈向高质量发展。

  襄阳片区把产业主攻方向瞄准新能源汽车和先进装备制造。去年9月,骆驼集团投资3000万欧元入股克罗地亚的“名片”里马茨汽车公司,计划总投资10亿元,在襄阳片区建设年产30万套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及BMS项目。对此项目,襄阳片区给出了7500万元真金白银的支持。去年,襄阳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2.7万辆,全市规模以上新能源汽车企业产值突破180亿元,双双保持两位数增长。

  宜昌片区则聚焦高端服务业和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一年来,吸引阿里巴巴国际站、宜贸通、全橙通等外贸龙头企业,以及天津东疆跨境电商、鄂贸平行进口汽车、进口商品分拨中心等平台项目落户,引进全国知名服务众包网络平台猪八戒网,推动众多创意、智慧、技能转化为商业服务。片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达20%,占GDP比重高达45%。

  湖北自贸区成立一年来,武汉、襄阳、宜昌三大片区共新增市场主体13017家。集成电路、软件、新能源汽车、高端数控装备、海工装备、生物制药……一个个动力十足的产业,正在构筑湖北新优势。

(责任编辑:魏敏)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