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成为西南中南地区重要出海口,昔日农渔业为主的沿海落后小城,发展成了连通世界的创新型开放重镇。(11月15日 广西日报)
2008年1月16日,国家提出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十年后,广西北部湾已经成为西南中南地区重要出海口,昔日以农渔业为主的沿海落后小城,发展成了联通世界的创新型开放重镇。作为全国第一个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如今广西北部湾的发展已然站上了一个新台阶,并以建成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为目标不断努力奋进。
正确的决策让“南方大港”梦想照进现实。从1919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对包括钦州在内的“南方大港”构想,到1984年北海成为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再到2008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三港合一的协同发展正推动广西北部湾港朝着千万标箱大港稳步迈进。同时,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新材料等为主导的现代临海工业体系和产业基地,不仅为北部湾的未来明确了发展方向,更是为广西向海经济模式按下了发展的快进键。可以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能有今日之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是国家对于广西经济发展超前定位、远大规划的体现与证明。
便利的交通让“经济快车”行稳致远。完善的交通建设规划是对广西北部湾发展的有力推动。铁山港口岸正式纳入对外开放范围、北海港口岸扩大开放方案通过验收、钦州港东站铁海联运集装箱班列以及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首列冷链专列(广西防城港-重庆)的成功运行,不仅打通了广西北部湾对内对外交通运输的新路径,甩掉了广西“路网末梢”的尴尬身份,也为广西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从过去铁路运输“断头路”到现在铁海联运新枢纽,集装箱货运的高速增长和地区生产总值的不断攀升吸引了更多国内外企业的集中入驻,在促进当地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为保证广西北部湾交通路网畅通的高效运行和继续扩大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开放的深入构建出广西对外合作共赢新模式。作为“一带一路”的建设者和服务者,广西北部湾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与东盟各国开展了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贸易全天候的合作发展新模式。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首列冷链专列(广西防城港-重庆)的成功运行,畅通了东盟国家经防城港至内陆地区的铁路冷链运输大动脉。截至今年10月,冷链班列累计开行1300多箱,共3.7万吨。作为广西开放发展的新引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均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北部湾经济区的港口航线已经实现了东盟主要港口全覆盖,并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通航。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不可否认,伴随着大量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广西北部湾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价值将再一次得到提升,在频繁的商贸往来中进一步拓展八桂大地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为贸易双方提供更为可靠的合作粘度与信任,更为打造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中新互联互通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形成以广西北部湾为中国西南部重要的陆海联运门户和对开放口岸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从“南方大港梦”到铁海联运枢纽,广西北部湾的发展得益于开放,得益于“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得益于“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合作共赢模式。今日广西北部湾的发展已经站上了一个历史的新台阶,我们也有理由共同翘首广西北部湾朝气蓬勃的明天与未来。(张鹏)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