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扎实抓好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加大企业稳岗和职工培训支持力度,抓好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及时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帮扶,促进就业稳定;全面落实支持大学生、退役军人和返乡人员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扎实做好中小企业、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参保工作,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五险”扩面新增16万人次,不遗余力兜牢社会保障这条底线。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扎实开展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标准、补助水平均提高5%以上,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年人均水平提高10%以上,失能、半失能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加强对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关爱和帮助。
努力办好公平优质教育。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规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加强乡村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加快消除“大班额”。扩大优质高中资源供给,建成襄阳四中新校区。积极发展特殊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提升高校办学水平,支持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国家“双高”院校,启动湖北文理学院新校区建设。
加强文化小康建设。加快构建以市县乡(镇)“三馆一站”为主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市博物馆、科技馆、文化艺术中心、游泳健身中心,确保市图书馆和档案馆投入使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试点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主题活动。加大文物保护修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继续办好诸葛亮文化旅游节、襄阳马拉松、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赛等重大文体活动。
加快建设健康襄阳。深化“三医联动”改革,规范做实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药品带量采购长效机制,实现总额预付、单病种付费等改革全域覆盖,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加快推进市中心医院和市中医院东津院区建设,启动市疾控中心、市急救中心、市儿童医院迁建工程,提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备水平,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完善精神障碍预防、治疗、康复体系和救助保障体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推进电子健康卡与社会保障卡功能融合,提升群众就医便利化水平。推动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转型提质,完善鼓励二孩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学习推广“枫桥经验”,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坚持推进依法治理,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全力打造“平安襄阳”升级版,深入开展提升群众安全感“六大行动”,实施网格化管理提升工程,健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坚决守住安全生产“红线”。深入开展“双安双创”行动,巩固提升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成果,严厉打击保健品非法直销,让人民群众吃得更放心。深入推进“双拥”共建,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加强民族宗教工作,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继续抓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八)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定政治站位。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加强政府系统政治建设,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对中央决策、省委省政府部署和市委决定,始终做到坚决贯彻不走样、忠实执行不打折、狠抓落实不懈怠。严肃政府系统党内政治生活,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良好的政治生态汇聚推进“一极两中心”建设的强大合力。
坚持依法行政。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信仰,坚持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谋划推动改革发展。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工作,健全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建立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开展“新官不理旧账”问题专项治理,以政府诚信引领社会诚信。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在监督中不断改进政府工作。
坚持务实担当。面对稳中有变的新形势,坚持解放思想敢担当,敢于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积极探索改革发展新举措;面对新时代发展新要求,坚持提升本领善担当,持续开展大学习、大调研,着力培养“五种思维”“八种本领”,善于将党中央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与襄阳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开展工作。面对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动真碰硬勇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挑重担子、接烫手山芋,千方百计化解难题促发展;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坚持狠抓落实强担当,完善人人钉钉子、事事马上办、件件落得实的工作机制,以真抓实干的作风提升工作效能。
坚持从严治政。严格履行市政府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干事业。坚决支持政治巡察、纪检监察和审计监督工作,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着力打造清廉政府。
三、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集中力量办好一批民生实事。
1.实现全市农村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和贫困村全部脱贫。
2.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3.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完成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000公里,加固维修危桥、涵洞20座。
4.新建改造农户无害化厕所15.5万座、农村公厕1097座、乡镇公厕113座、市区公厕183座、交通厕所10座、旅游厕所50座。
5.新建改建扩建普惠性幼儿园18所,新增学位3220个;开工建设中心城区中小学校12所(10所主体工程完工),新增学位17790个。
6.建成市县乡村四级互联互通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让基层群众享受更好的医疗健康服务。
7.完成中心城区36条主次干道架空线缆综合整治;继续实施中心城区背街小巷综合整治,今年改造100条,全面完成任务;用三年时间完成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今年改造100个。
8.新建改建中心城区停车位3.2万个,其中公共停车位5000个;全部打通现有的16条“断头路”。
9.继续实施中心城区菜市场标准化改造升级,今年新建改造15个,全面完成任务。
10.中心城区新建绿道30公里,新增绿地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
各位代表!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不断开创新时代“一极两中心”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