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9日在南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南平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洪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南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市各级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南平的殷切嘱托,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六次全会作出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加快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这一战略目标,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落实“六稳”工作要求,有效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深化“四比六促”“项目突破年”活动,加快实施“八项行动”,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初步统计,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1792.51亿元、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44.14亿元、增长1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52亿元、增长8.5%;外贸出口98.3亿元、增长16.6%,实际利用外资10.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5.09亿元、增长9.7%;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84元、15868元,分别增长8%、9%。全市单位GDP能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主要流域水质优良比例和4项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任务。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项目突破卓有成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实行“市领导挂点重点项目”“千名干部服务千个重点项目”机制,全市新增“五个一批”项目2785项,总投资5587亿元。南平和顺昌、邵武分别获得全省“五个一批”项目正向激励综合考评奖励。强力推进项目集中开竣工,46个在建赶超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05.35亿元,355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04.28亿元,37个投资工程包完成投资138亿元,巨电新能源、元力高端精制活性炭、永晶新材料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南龙铁路南平段、武夷新区绕城高速和303线快速通道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成通车,顺邵高速将于1月中旬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大力推进“一把手”招商,积极参加首届进博会、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6·18”项目成果交易会、“9·8”投洽会、2018两岸企业家峰会,成功举办第14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第12届海峡两岸茶博会、第2届中国(武夷)生态食品博览会,引进建阳竹缠绕复合管道、邵武新宙邦高性能氟材料、浦城蒙正生物制药、光泽现代渔业产业园等总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27个,与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商汤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展后劲和动能进一步增强。
(二)绿色产业提质增效。全面加快落实绿色产业发展行动纲要和七大产业规划,42个先行工程和294个支撑项目加快推进,七大产业完成投资占固投的56%;七大产业规上企业增至880家,占全市规上企业的79.2%,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坚持创新驱动,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1.03%,新认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19家。全市高新企业发展至4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7.79%。实施品牌战略,成功举办武夷品牌建设发布会,制定武夷品牌战略规划,打造“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武夷山矿泉水、明良食品等8家企业获得授权使用。新认定驰名商标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1件。圣农成为亚洲最大的白羽肉鸡产销基地,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突出实体经济,对接省“百千万”行动,召开全市工业发展大会,弘扬企业家精神,出台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加快培育重点龙头企业和行业小巨人领军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等扶持措施,持续开展“百名局长帮扶百家企业”活动,一企一策精准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开拓市场、上市融资,积极对接引进上下游企业,延伸产业链,着力解决一批工业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做优第三产业,大力培育“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产业转型提升,武夷山五夫朱子文化园、顺昌宝山旅游风景区等一批旅游项目加快推进,新增省级旅游休闲基地3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10家,旅游产品供给不断丰富。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4980万人次、增长20%,旅游总收入770亿元、增长30%。
(三)“三大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始终坚持把“三大攻坚战”摆在全年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综合施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措施有力。强化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严厉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逃废债、虚假租赁等违法行为,全市化解不良贷款31.52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2.07%。精准脱贫扎实有效。深化挂钩帮扶制度,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体制内干部结对帮扶全覆盖,346个贫困村实现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实施产业扶贫“五个一百”示范带动工程和“百企帮百村”活动,落实精准医疗扶贫慈善救助制度,实施“雨露计划”“春潮行动”,1.15万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1836人,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5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个“脱帽”、3个申请“脱帽”,20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出列,2017年底新增贫困和返贫人口达到脱贫退出标准。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在全省前列。坚持最严的生态标准,继续实施“清新水域”“洁净蓝天”“清洁土壤”工程,厚植绿色生态优势。坚决落实河湖长制,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成果继续巩固,3条主要河流Ⅰ—Ⅲ类水质比例100%,15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区域内小流域劣V类水体全面消除;坚持臭氧和PM2.5协同控制,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9%;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完成水土流失治理40.69 万亩,整治毁林种茶2.8万亩。落实“三个必造”,复绿造林1.34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77.99%。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通过验收,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武夷山田园综合体试点工程稳步实施。
(四)“水美城市”加快推进。坚持“水安为先,因水而美、由美而富、富而文明”的理念,持续加快建设“水美城市”,完成投资62.54亿元,各县(市、区)建成一批滨水公园、栈道等项目,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质和品位显著提升。南平市和3个县(市、区)获得省级文明城市(县城、城区)称号,6个县(市、区)获得省级森林城市称号。启动行政中心搬迁,武夷新区加快建设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核心区综合路网等一批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天圆地方”、政务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成,万达综合体正式开业运营,云谷小区、体育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南平一中武夷新区高中部、少年儿童重点业余体育学校等项目开工建设,公交系统逐步向南林核心区延伸,武夷新区城市格局初步形成。建阳区加快实施嘉禾大道拓宽改造、双龙桥隧等57项、总投资103.3亿元的同城化项目,与武夷新区紧密相融。延平城区建设同步推进,“三江六岸”景观提升工程加快实施,康体休闲慢行段、滨水花海景观段、古渡公园段对市民开放,九峰山空中栈道、九峰隧道、杨真隧道加快建设,继续实施一批立面改造、道路“白改黑”和地下污水管网改造提升项目,夜景亮化工程投入使用。闽江航道整治、新港路二期、316国道改扩建及瓦口洋湿地公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功能配套不断完善。
(五)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高标准编制《南平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全面实施“十大工程”,着力推动“五大振兴”。 加快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37个、家庭农场653家,新增高标准农田28.26万亩,建成3个国际标准农产品示范基地,完成市本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建设,对重要农产品推行“一品一码”销售。深化“南平机制”,创新科技特派员选派、联动、服务、保障机制,在派科技特派员1672人,连续19年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被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通报表扬。深化农村改革,农垦国有土地确权登记发证17万亩,1652个村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一革命四行动”,新改建农村公厕257座,新建改造村庄三格化粪池3.6万户,119个省级美丽乡村新增绿化面积7.7万平方米、整治裸房2130栋,建成精品示范村25个。落实路长制,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新改建农村公路485公里。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树立文明乡风。严格标准、严明纪律,村级组织换届选举顺利完成。
(六)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革开放40年来,南平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闽北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GDP增长202倍,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12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202倍。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唯有改革开放才能加快发展。2018年,南平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继续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五级一体”的“互联网+放管服”云平台和网上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在全省率先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全市“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审批服务事项占总事项数的93%以上,4个政务服务标准获省级地方标准立项审定。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5个工作日内,新增市场主体4.48万户。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日趋完善,实现清单式监管。财税改革进一步推进,预决算公开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预算绩效管理扩面提质。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摸清了自然资源家底,实现信息化管理。积极推进“生态银行”建设,组建生态资源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和专家委员会,顺昌成立首家“森林生态银行”,武夷山五夫镇成立生态资源营业部,策划实施了顺昌西坑林业综合体、延平巨口艺术旅游等项目。完成监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市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主动加强闽东北协同发展区、闽浙赣皖福州经济协作区等经贸交流合作,12个总投资551.5亿元的省区域协作重大项目加快实施。推动口岸扩大开放,武夷山航空口岸临时开放获国家口岸办批准,武夷山—曼谷首条国际航线正式通航,武夷山陆地港获批设立中欧班列装卸站点,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
(七)社会民生持续改善。民生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3.49%,26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7%,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全面实现。教育五大提升工程加快实施,南平中学岭道路等一批教育配套设施投入使用,建成8所公办幼儿园,创建40所省级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校、1所省级示范性高中,2018年高考20人进入全省前300名,本一上线人数3500多人,教育翻身仗初见成效。卫生服务不断优化,全面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10个县(市、区)总医院均挂牌成立,80.2万人签订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医疗保障进一步完善,实现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三保合一”市级统筹。养老服务显著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31万人,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3个、农村幸福院203个。文体事业蓬勃发展,获得第十七届省运会承办权,成功举办纪念朱子诞辰888周年系列活动、武夷山国际马拉松赛、中国龙舟公开赛、闽浙赣皖四省四市民间艺术节等活动,文艺“五个一百”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社会更加安定和谐,广泛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社会治安“五个专项治理”,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全面实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港澳事务、气象防震、人民防空、档案方志、老区库区等工作继续加强,群团改革深入推进。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军政军民关系融洽和谐。
(八)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两个维护”,持续兴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热潮,扎实开展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活动,有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把落实中央巡视整改反馈意见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主动认领问题,细化整改措施,各项整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按照省委“八个坚定不移”的要求,坚持在市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定期向市委常委会汇报工作。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推进,组织起草并提请市人大审议通过《南平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办法》《南平市河岸生态地保护规定》和《南平市城市绿地管理办法》等法规。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监察监督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218件,政协委员提案291件,满意率分别为99.23%、99.65%;创新建立“随手拍”社会化监督机制,实现“零距离”全民监督。作风建设持续深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实施办法,进一步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四下基层”优良作风;电子政务综合试点稳步推进,行政效能、机关效能进一步提升,“两单”平台被列为全国政府系统督查信息化建设优秀典型之一。加强审计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权力运行网上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路途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省直机关驻地机构,向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驻地部队,向关心支持南平发展的台港澳同胞、海外乡亲和国际友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成绩令人鼓舞,问题不容忽视。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产业规模不大,农业种养业比重高、比较效益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刚刚起步,现代服务业有待提质壮大;企业“小弱散”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缺乏带动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和大项目;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人才总量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还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公共服务与群众期待还有不少差距,保障和改善民生仍需做大量工作;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升;部分干部适应新时代新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拼闯的冲劲和担当的精神不足。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勇于直面、迎难而上,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