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租女友”回家可行吗 牵手、拥抱等约定属无效条款

2019年02月15日 14:54   来源:广州日报   

  “租女友”回家?慎重为妙

  检察官:合同中若有“牵手”“拥抱”等约定 属无效条款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章程 通讯员刘玲娜)昨日是2月14日,也是农历正月初十。单身人士,如果想应景雇佣个女友回家,有法律风险吗?已分手的恋人们,昔日互赠的礼物能否要回呢?针对这些问题,黄埔区检察院检察官一一给出了解答。

  雇佣女友有法律风险吗?

  单身人士“租”个女友回家过节,有没有法律风险呢?受访检察官指出,“租”女友,其本质实际上是一种雇佣关系的体现,是雇主通过协议、合同的方式,约定受雇方履行一定义务,待完成后给付佣金的行为。

  检察官提醒,“租”友合同是否属于法律上的雇佣关系,还是要看具体的合同条款。如果只是单纯要求受雇人提供陪雇主逛街、吃饭、游玩等劳务,则属于法律上的雇佣关系,合法有效,受法律保护。但若约定包含了牵手、拥抱、接吻、以恋人的身份约见亲友等,则涉及到了“男友”、“女友”特定的人身性质,违反了社会公德,不属于雇佣关系,也应认定为无效合同条款,不受法律保护。如果协议中约定有陪睡等内容,则是属于违法犯罪的卖淫嫖娼行为。

  情侣在宾馆住宿是否违法?

  不少年轻人选择在宾馆住宿,这违法吗?检察官表示,这种担心没有必要。实践中,公安机关对宾馆等公共场所的检查多是出于打击赌博、嫖娼、卖淫、吸毒等违法行为的需要。万一遇到警察查房,只要如实说明两人关系即可。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根据刑法第236条的规定,即使双方是自愿的,但明知女方是不满14周岁的幼女,还与之发生性关系的行为,构成强奸罪。

  礼物分手后能否要回?

  恋人分手后,昔日赠送对方的礼物能否要回来? 检察官指出,男女双方赠送的礼物属于赠与行为。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赠与一经作出即发生所有权的转移,分手后是无权要回。但以下几种是例外:赠与一方为未成年人,其赠与的礼物金额过大,其父母明确表示该行为无效的;以结婚为目的赠送的礼物,比如订婚礼物、求婚礼物等;受赠方乘人之危、胁迫、欺诈赠与人或因重大误解而赠送礼物的。

  检察官提醒,恋爱期间发送的特殊含义的微信红包,如“520”、“1314”、“5201314”之类的,送前也要斟酌再三。因为如果恋爱的双方无债权债务关系,一方向另一方发出的微信红包,纯属赠予金钱的行为,亦是无条件的赠与。若恋爱期间以此表示爱意,一般情况下,分手后这些钱财是难以要回的。年轻情侣在经济往来上,还是需要审慎一些。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