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24日消息(记者罗布次仁 德庆白珍)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和西藏自治区累计投入非遗专项资金约2亿多元,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开设各类传习场所,使西藏一大批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保护。
在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儿童藏戏培训室内,藏戏表演艺术家普琼正在为孩子们传授藏戏唱腔。
普琼:现在唱腔难度最大没有谱词,模仿来唱。我故事讲一点还有动作,念白都得教一点。
2017年从西藏自治区藏剧团退休后,免费为儿童传授藏戏唱腔成了普琼最热衷的事情。在他的带动下藏戏在儿童中得到了极大普及,先后有50多名儿童拜师学艺。
为了使藏戏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拉萨市逐年提高藏戏传承人补助标准,改善传习所条件的同时借助雪顿节、望果节等文化节点,开展送戏下乡活动。2012年以来仅雪顿节开展藏戏演出84场次,参与观众达120万人。
拉萨市文化局非遗处负责人洛桑:原先的话藏戏队有十几支,现在已经有26支,代表性传承人22名。我们更多的藏戏艺人活跃在农村,他们的演出每年都超过260场次。
西藏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敖超介绍,西藏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全区有三万人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一千多个非遗项目获得整体性保护。其中,藏戏、格萨尔、藏医药浴法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敖超:中央和自治区投入近2.2亿元,对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保护,建立健全了四级名录体系,为实施科学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