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两岸茶艺师齐聚韩国 共话“丝路文化”

2019年04月25日 16: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首尔4月25日电 (记者 曾鼐)茶艺、古琴、香炉……一场东方美学“盛宴”4月亮相韩国。两岸茶艺师齐聚首尔,共话“丝路文化”。

  走进首尔中国文化中心,琴声悠扬、茶香四溢,“茶·花·琴·香——东方美学生活展”正在此举行。来自福建的九嶷派古琴第五代传承人裴煜现场弹响《流水》、《潇湘水云》,多位来自台湾的茶艺师带领韩国民众,品香茗观香道。

  一个编钟造型的茶具,引发众人兴趣。小茶杯被挂在架子上,拿起茶勺轻轻敲打,发出一阵清脆的声音,犹如编钟鸣响。“这些茶器大多采用传统造型。”据展览策展人、来自台湾的田相韋对中新网记者介绍,此次特意选择了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茶器,造型取自乾隆字画、福建漆器、园林艺术的窗花等,颇为精巧独特。

  虽然茶器造型传统,功能却很多样。田相韋指着一套单人茶具介绍,为满足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专门设计了供旅行使用的简易茶具。“希望传递一种理念,无论你在哪里,都能享受传统的东方美学。”

  此次展览,也是首尔中国文化中心打造的“丝路文化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驻韩国使馆文化参赞兼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王彦军表示,在中韩两国交往的历史长河中,茶花琴香所代表的审美精神,最能代表东方文明相互交流的心灵沟通,这种交流让中韩两国人民找到更多文化和精神上的相似点,这正是对“一带一路”倡议中民心相通的积极响应。

  据介绍,此次活动出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项目资源库,是首尔中国文化中心首次落实惠台三十一条第16条有关支持台湾文化艺术界团体和人士参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项目资源库活动的举措。

  韩国茶文化联合会会长高圣培说,“丝路文化月”拉近了韩国与中国的距离,让韩国民众更亲近地认识中国文化,期待“一带一路”倡议让韩国与中国友好关系更加紧密。

  除东方美学生活展外,“丝路文化月”已举办展演、讲座、体验、影视等多种活动,内容涵盖陶瓷、书法、茶道、旅游交流、中外摄影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16日。(完)

(责任编辑:魏敏)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