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玩转2019数博会高科技 零距离体验未来生活

2019年05月27日 13:34   来源:海外网   

  海外网5月26日贵阳电(记者 李连环)无人驾驶、3D打印、5G智慧城市……未来生活长啥样?2019数博会告诉你。26日,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博会)在贵阳开幕。本届数博会以“创新发展·数说未来”为主题,集结了来自55个国家及地区的448家企业参展,全方位展示大数据时代高端科技,让未来生活触手可及。

  5G智慧街区,井盖会“说话”

  贵阳市人民大道实拍

  本届数博会上,海信正式推出全国首个5G智慧街区,引发轰动。在智慧街区内,小到每个井盖都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加持。“我们安装井盖破损监测、井盖丢失监测等多种检测设备,实时监测井盖状态变化,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市政设施智能管控平台,通过语音、短信等多方式提示报修,减少’马路陷阱’对人们的危害。“展区工作人员介绍。

  一度电都不多用、一点水都不白流。在智慧街区内,智能路灯长了“眼睛”,根据行人经过情况,自动实现开关灯、隔一亮一、亮度调节等不同模式;智慧喷淋则根据实时雨量信息、土壤温湿度信息自动调节喷水量,实现按时按需喷淋,供水引用海绵城市用水,实现雨水重复利用、中水循环利用,最大限度节约水资源。

  部署在街区周边的智能路标纷纷化身哆啦A梦,有WIFI能导航会报警。当遇到突发事件时,市民可以通过路标的一键报警功能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发出求救信息。更为人性化的是,智能路标还能为市民提供体感游戏、连接wifi热点、手机充电等服务。据悉,这条5G智慧街区将率先在贵阳市人民大道投入使用。

  AI赋能,人工智能就在身边

  小i机器人服务数博会

  “一加一等于几?”“这个难不倒我,一加一等于二。”这段对话来自2019数博会展馆小朋友和小i机器人。“贩售机器人”、“智能交互大屏2.0机器人”、“交互问询机器人”……2019数博会场馆内随处可见小i机器人的身影,真实的智能应用场景,为参会者打造了数字化会展空间。

  而在小i智慧展台,两款新的智能产品同样引人注目——智能填表辅助台和智慧便民服务亭。智能纠错的“大表哥”和实时提供法律援助的服务亭,让观众大呼过瘾的同时知道人工智能就在我们身边。小i机器人创始人、CEO朱频频告诉记者,AI已经悄然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实现了与多行业的融合。小i以自然语言处理为基础,围绕5类Bot,配以专业的服务体系,实现AI的真正商业落地。

  网红“变啦小卫”,引领数字健康时尚

  网红“变啦小卫”展区排长龙

  往大屏幕前一站,体验者的身体脂肪、BMI、肥胖等级、内脏脂肪、水分、蛋白质等21项身体数据就采集完毕并通过扫码上传至体验者的手机。体脂检测智能一体机“变啦小卫”是本届数博会展区大受欢迎的“网红”。

  基于大数据库上亿条身体数据,“变啦小卫”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可以精准评估用户身体健康状况。此外,用户还能通过变啦APP与专业体重管理教练进行一对一沟通,量身定制个性化健康减脂营养干预方案。在减脂过程中,及时调整健康减脂方案、搭配营养食谱,确保减脂安全有效进行。变啦科技CEO林伟华表示,截止2018年12月,变啦健康减脂技术已经成功为60万人,减去脂肪4000吨,变啦将不忘初心,以专业、严谨的态度打造数字化健康管理的新高地。

  25日,《贵州蓝皮书·贵州大数据战略发展报告(2019)》在贵阳发布。蓝皮书指出,贵州以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契机,2015年至2018年数字经济增速连续四年居于中国首位,贵州将坚定不移把大数据战略行动向纵深推进。科技改变生活,智慧创造未来。令人目不暇接的科技展品、沉浸式互动体验,2019数博会正向全球呈现出一幅大数据时代生活图景,未来已来!

(责任编辑:魏敏)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