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贵州整合重组“两磷”企业 打造千亿化工产业

2019年06月26日 13: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贵阳6月26日电 (记者 张伟)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6日在贵阳正式揭牌成立。

  为加快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建设的决策部署,经贵州省政府批复,成立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磷化集团是由贵州省100%出资组建,持有贵州省政府在瓮福集团、开磷体系的开磷股份公司以及其他公司的股权,为省管大一型独资企业,“两磷”(原开磷控股集团、瓮福集团)成为贵州磷化集团旗下子公司。

  磷资源是贵州省重要的战略资源,磷及磷化工是贵州省委、省政府明确的重点发展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瓮福集团、开磷集团成为中国磷化工行业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产品规模与质量、技术装备、研发能力和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等走在了中国前列,部分关键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贵州磷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光亮表示,贵州磷化集团的成功组建,标志着贵州省磷化工产业向着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迈进了重要而坚实的一步。对促进产业发展、壮大贵州工业经济实力、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更好的发挥贵州省优质磷矿资源优势,推动磷资源综合开发、高效利用,打造契合贵州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区域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磷化工先锋企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贵州磷化集团组建后,将发挥重组整合协同效应,使多年来“两磷”同业竞争转化为深度协同发展,激发系统优势、集成优势和规模优势,可以最大程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布局产品产业,深度整合“两磷”在磷矿采矿选矿、高浓度磷复肥及新型肥料、湿法净化磷酸、磷酸盐、无水氟化氢、硅产业、磷石膏新型建材等方面的产业优势,聚指成拳提升整体竞争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在磷资源品质及规模、产业技术水平、主产品规模与品质、产业链幅度及深度、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海内外市场话语权等多个方面成为世界一流。

  为落实贵州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和“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发展要求,贵州磷化集团将以磷资源为核心要素,挖掘产业链共生耦合价值,形成磷及磷化工核心产业、氟硅产业板块、煤化工板块、绿色新型建材板块、生产型服务板块、资产管理板块“一核五板块”,实现由传统制造业向中高端制造业和生产型服务业的转型。

  贵州磷化集团计划用3到5年时间,打造成为营收超千亿的行业领军型企业,打造成为全球磷资源利用价值最高的企业,打造成为全球磷矿共伴生资源利用水平最高的企业,打造成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程度最高的企业。(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