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长三角异地门诊结算 29个城市已实现医保“一卡通”

2019年07月03日 16:21   来源:解放日报   

  截至今年5月底,上海市民在苏浙皖三省异地结算2.5万人次,增长态势明显。随着长三角异地门诊结算的落实推进,在苏浙皖养老的上海老年人群体更成为直接受益者。

  异地门诊直接结算过程通俗而言就是“先在本地备案,然后异地持卡就医”。据介绍,患者只要在区医保中心或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办妥异地备案手续,就能在就医地开通异地门诊的医院使用新版社保卡直接结算,不必再为了回上海报销医药费,带着一大堆发票长途奔波。另外,异地备案手续也可以通过“一网通办”总门户、“随申办市民云”APP等线上渠道快捷办理。

  从位于南京西南郊的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退休的张艳,长期居住在南京市区。因为她是上海参保职工,一直以来,看病费用都需要自己先垫付,再拿着发票前往40公里外的梅山钢铁公司报销。动辄耗费大半天时间,十分不便。

  现在,受益于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政策,张艳不仅不再需要垫付钱,更不用为了报销而奔波。她说,这项政策方便了在长三角地区生活、养老的上海老年人。

  目前,长三角地区已有29个城市实现医保“一卡通”,三省一市医疗机构覆盖已达1200余家。随着长三角地区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的实施,上海患者特别是在长三角异地居住、养老的上海老人报销医疗费用,明显方便了不少。

  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上海市民在苏浙皖三省异地结算2.5万人次,占三省一市异地结算总人次的36.8%,而长三角异地门诊直接结算推行之前,上海市民异地结算仅占三省一市总人次的10%左右。其中,在苏浙皖三省养老的上海老年人群体,更是成为长三角异地门诊结算的直接受益者。

  直接获益的除了像张艳这样的上海退休职工,在长三角工作的上海参保在职职工同样感受到了联网结算的便利。

  “垫付钱还不打紧,麻烦的是报销环节。”在徐州工作的上海参保职工郝晓妹说,报销医疗费用不仅需要前往上海宝山,还要准备上海银行卡,报销周期更是长达一个多月,这对于她这样一个居住在徐州的哺乳期母亲来说,“完全是个力气活”。随着长三角门诊联网结算的实施,不用再为报销医疗费用奔波的她,认为这是一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成果。

  市医保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持续推进,上海市民选择到苏浙皖三省养老、工作日益普遍。医保部门将结合“一网通办”,持续改善上海市民的异地结算体验,进一步优化备案和转诊流程,让上海市民在长三角地区刷卡结算更加方便快捷。 (记者 曹飞)

  原标题:目前已有2 9个城市实现医保“一卡通”,覆盖医疗机构一千二百余家

  长三角异地门诊结算,便当了

  在苏浙皖养老和工作的上海市民成直接受益者,截至今年五月2.5万人次完成结算

(责任编辑:魏敏)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