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格根塔拉草原的旅游扶贫蒙古包

2019年08月23日 10:3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22日电(记者 闫婷)100个浓缩了蒙古族文化元素,又各有特色的现代化蒙古包矗立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景区里,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在旅游扶贫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意走进一个蒙古包,里面装饰考究,床体、天花板、衣橱无处不体现着浓郁的民族风。蒙古包的正面是明亮、宽大的窗户,还有宽阔的观景平台,放眼望去,是碧绿无垠的大草原。负责景区设计改造的中国旅游集团天创国际演艺公司执行董事曹晓宁说:“南方有‘海景房’‘湖景房’,这是草原上的‘草景房’。”

  为什么将扶贫资金投入到景区蒙古包建设?四子王旗旗委书记武玉亮说,当前扶贫攻坚到了关键阶段,如何不让群众返贫很关键,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一个根本性的解决办法。四子王旗的产业以农牧业为主,门类较少,草场都分给了牧民,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必须要开拓新思路。将部分扶贫资金投入到优质企业,进行参股分红,是当地结合实际情况的一种探索。从扶贫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保障性、收益性而言,投资前景较好的规模性企业的固定资产相对可行。

  据介绍,格根塔拉草原是国家4A级景区,从2017年开始,乌兰察布市与中国旅游集团天创国际演艺公司计划投资2.7亿元对景区进行大规模改造提升。目前,景区出征门、观礼台、千人宴会厅、金顶大帐群落等工程的维修改造和建设基本完工,大部分都已经投入使用,这100个现代蒙古包就是改造工程的一部分。

  格根塔拉草原已经连续承办了28届内蒙古自治区旅游那达慕大会,截至目前,2019年接待人数已突破100万人次。随着改造工程完成,每年水草丰美的季节,将会有大批游客慕名而至。

  四子王旗旗长赵利国介绍,在景区工程改造建设中,共使用扶贫整合资金5950万元,除了100个现代蒙古包外,还有1栋游客服务中心及相关附属配套。项目建成后,旗属国有企业四子王旗联创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每年将以投资额不低于8%的比例为嘎查村集体分红。目前该项投资可带动11个苏木乡镇49个贫困嘎查村以及17个非贫困嘎查村3597户贫困户,总共8680名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受益总人口可达到88349人。

  景区改造提升之后,周边的贫困户、低保户中不少农牧民都找到了就业机会。40岁的达赖是景区附近白音朝克图镇白音敖包嘎查的牧户,有一个女儿正在上大学,父母也已经60多岁,生活负担比较沉重。去年他在景区找到了水电维修工的工作,现在年收入能达到4万多元,家里生活大为改善。

  景区改造完成之后,推出一台大型餐饮秀节目《蒙宴盛会》,这让家住景区附近白音朝克图镇白音锡勒嘎查的小伙子查拉根找到了商机。25岁的查拉根毕业于内蒙古艺术学院马头琴专业,被选中参加《蒙宴盛会》节目的筹办之后,他立刻成立了内蒙古轮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格根塔拉艺术团。艺术团的组成人员大部分是牧区的年轻小伙子、小姑娘,平均年龄25岁,这些年轻人平时就热爱唱歌跳舞,进入艺术团后经过三个月的专业训练和紧张排练,打造了一台美轮美奂的舞台节目,获得了游客的高度赞赏,演员们的平均月收入也能达到三四千元。

  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孙宽平认为,扶贫资金要求“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多动脑子、多找出路,既要有本事,更要有担当,只有这样,扶贫资金才能发挥最大效用,造福一方百姓。四子王旗的扶贫蒙古包做法就是一种有益探索,很有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