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东北振兴】百年鞍钢的变与不变

2019年09月23日 16:4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鞍山9月23日电(记者 曹迪)鞍山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城市,有着“中国钢铁工业摇篮”的美誉,这一切都与鞍山钢铁密不可分。鞍山钢铁集团始建于1916年,前身是鞍山制铁所和昭和制钢所。它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也是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这里炼出了新中国第一炉钢水,也炼出了新中国第一炉铁水;这里英模辈出,这里也是“鞍钢宪法”的诞生地。

  四高炉是鞍钢首座设备全部国产化的大型高炉。 中国青年网记者 曹迪摄

  花园式工厂打造绿色鞍钢

  提起钢铁厂,人们想到的或许是黑烟滚滚乌烟瘴气的环境,炼焦总厂五炼焦作业区作业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允东回忆到:“我1989年刚刚入厂的时候,工作一天下来只有牙是白的,那时候工人们开玩笑说大家就像拍《西游记》一样,一阵烟冒出来,人就‘消失’了,穿白衣服进去出来以后衣服都是黑点。”

  鞍钢厂区内如今蓝天绿树。 中国青年网记者 曹迪摄

  起初鞍钢厂区的树不足200棵,空气污染也很严重。而如今记者走在厂区内,看到的是蓝天与绿树。鞍钢党委宣传部主任科员王帅介绍说,现在厂区的森林覆盖率将近40%。“近些年哪怕钢铁效益不好的时候,我们也会投入大量资金到节能环保上。现在我们都是优先考虑环保问题,再推进生产。”

  近些年,鞍山钢铁始终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为己任,不断拓展钢铁行业“清洁、绿色、低碳”的发展内涵,打造了一个“花园式工厂”。据了解,2008年鞍钢在渤海湾畔建成了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绿色样板工厂——鲅鱼圈钢铁新区,成为钢铁企业利用清洁能源的“示范基地”。鞍钢也先后投入3亿多元建立了11座烟气脱硫脱硝装置,改善了环境,不断追求“绿色鞍钢”的建设。

  英模精神永不灭

  树木在变多,马路在变宽,环境在变好,厂房在变高,炉子在变大……但鞍钢也有百年不变的地方:英模精神。

  鞍钢集团博物馆内“钢铁之魂”浮雕。 中国青年网记者 曹迪摄

  鞍钢是英模辈出的地方。自建国以来,这里共涌现出各级劳动模范6579人次,其中全国劳动模范124人次。孟泰、王崇伦、雷锋、郭明义、李超,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引领激励着一代代的鞍钢人,为国家的发展与振兴做出贡献。在恢复和发展鞍钢生产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的老英雄孟泰更是用他创新、求实、拼争、奉献的真实经历打造了鞍钢特有的“孟泰精神”。

  炼铁总厂工艺工程师、鞍山市劳动模范获得者祝宝君的父亲曾在鞍钢工作。他从小就听父亲讲在鞍钢的故事,在父亲的影响下,今年54岁的祝宝君于1988年进入钢厂,如今即将退休。他非常诚恳地表示,退休之后希望还能在鞍钢工作几年。“我们与其他钢铁厂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所有员工都坚守着孟泰精神,没有休息日也爱厂如家。”

  炼钢总厂连检三作业区精练班班长“钢三代”刘铁也表示,2007年大学毕业时刚好有一个能来鞍钢工作的机会,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份工作。对比当初爷爷在鞍钢工作的艰苦情况,刘铁欣慰地说,现在的设备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艰苦奋斗,爱厂如家,为国分忧,无私奉献”的孟泰精神渐渐成为铁厂企业文化的基石。弘扬孟泰精神,践行孟泰精神,争做孟泰传人,也已经成为铁厂永恒的主旋律。经过了百年的发展,鞍钢仍然生机勃勃,与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密不可分。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