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20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圆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意义十分重大。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相互交织,困难和挑战增多。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有厚实基础、有独特优势、有巨大潜力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两大国家战略叠加,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必须坚持用辩证思维看待形势变化,善于化危为机、危中寻机,变压力为动力,积极稳妥应对复杂局面,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抢抓机遇、做强优势、补齐短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和社会大局稳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按保持“三个同步”“三个高于”原则安排:生产总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进出口总值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5.5%左右、4.5%以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提高1.5个和2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2%左右,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中着重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把创新作为最强发展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河南作为总量超过5万亿元的经济大省,不转方式、不换动能,必将陷入环境容纳不下、资源支撑不住、发展不可持续的困境。我省正处在转换动能、转变方式、转型发展的攻坚期,如同滚石上山、逆水行舟。必须把创新作为发展的支点,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下大气力补齐创新短板,聚集创新资源,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催生新的增长点,把实体经济做优做强做实,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二是把创新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河南要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不仅要看规模和速度,更要看创新发展的能力,看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不仅要看经济总量增长了多少,更要看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了多少,看老百姓的福祉改善了多少。必须把创新作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举措,推动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更好创新发展成果赢得区域竞争优势、惠及人民群众。三是把营造创新氛围作为最重要的发展环境。创新离不开良好环境,必须着力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坚决消除不利于创新发展的思想障碍,坚决破除阻碍创新发展的制度藩篱,坚决推进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有效举措,提升创新的开放性、便利性、宽松性和包容性,让全社会崇尚创新、鼓励创业、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竞相成长、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让各类创新主体的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