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收治流程及治疗方案不断优化 武汉重症患者治疗效果明显

2020年02月20日 09:44   来源:人民日报   

  收治流程及治疗方案不断优化

  武汉重症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应收尽收 刻不容缓)

  本报记者

  19日下午,华科协和医院西院31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出院。这是疫情发生后,该院治愈出院人数最多的一次。

  协和西院呼吸科主任张建初说,重症患者治疗时间长,一般两周左右。“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中期预防感染和合并症,后期就是促进恢复和中西医治疗等,尤其要注意并发症和合并症治疗。氧疗、呼吸机,气管插管,人工肺,持续的血液净化等手段,对危重症病人至关重要。”

  “新冠肺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轻症患者如何发展到重症和危重症,现在还没有一个精准的指标来衡量,但老年人、有基础病者多病情重,有些指标的变化如氧合指数、淋巴细胞会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张建初表示,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就在于早诊、早治,让轻症患者不再往重症、危重症发展,让重症能回到普通病房、普通病房的患者能尽快回家。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程真顺说,目前,大量定点医院陆续开放、方舱医院接收轻症患者,舒缓了重症患者的收治压力;一些重症单元的成立以及重症救治队伍的加强,为重症患者提供了相对更宽松的救治环境,重症患者相对以前而言得到了更好的照顾。

  华科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李树生说,19日他在查房时,发现原本有32张病床的ICU只住满了28个。

  最近几天,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到普通重症病房的病人每天都在增加,从一开始转出去一两个人,到现在每天有四五个病患转出。“这主要得益于目前重症处理方式的优化。”李树生说,目前该院区所有普通重症病房均可进行气管插管、血液透析等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ICU的诊疗压力。

  作为危重症感染患者定点诊疗医院,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于2月3日开始收治第一批重症患者,目前已开设两个重症监护病区,可以同时收治64到65位危重症病患。“早期收治的第一批病人,由于在外留置时间较长,入院后治疗效果总体情况不尽如人意。”李树生说,来自全国各地的18支医疗队进驻后,迅速召集权威专家,针对第一批重症患者的特点进行讨论,在确定诊疗时间、治疗方案选择等方面形成共识;受益于武汉市大力采取对疑似感染患者应收尽收,不断优化患者转运和收治流程,也提升了后期重症患者的治愈率。

  谈及接下来在重症患者救治上的困难,李树生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医护人员队伍的稳定性上。“重症监护病房对医护人员体力和心力要求非常高,为了尽可能保证对危重症病患的治疗更有系统性和连续性,要求护士每4小时换一次班,医生最长每8小时换一次班。”

  程真顺表示,下一阶段要及时总结目前的临床治疗经验并予以公布,进而对医务人员进行重症的早期判别能力进行统一培训。

  (本报记者汪晓东、付文、李昌禹、申少铁、韩鑫,健康时报记者赵安平)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