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1月7日 贺懋燮)

2020年02月23日 00:38   来源:芜湖新闻网   

点击查阅更多2020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7日在芜湖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贺懋燮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芜湖发展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贸易摩擦、国内经济下行以及大规模减税降费带来的财政减收等困难局面,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稳中求进、攻坚克难,五大发展新芜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较好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618亿元,比上年增长8.2%;财政收入621亿元,增长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29元,增长9.8%;城镇新增就业9.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节能减排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7.1%。这一年,迎来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和芜湖建市70周年,我们迎节庆节树情怀;这一年,成功举办了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首届长三角一体化创新成果展、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首届中国夜间经济论坛、中国旅游特色小镇发展大会等重大盛会,先后诞生了芜湖宣言、芜湖共识、芜湖联盟,芜湖成为长三角地区新的打卡地;这一年,与三峡集团共建的水环境治理项目全面启动,芜湖模式得到国家发改委的肯定和推广;这一年,遭受了40年一遇的重大旱灾,我们防灾减灾保民生。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顶住下行压力,坚持总基调有信心。

  以服务稳就业。制定了高校人才工作站建设、人才安居保障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启用皖江人力资源公共训练基地,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试点“用工周转池”调剂制度,保障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各类群体就业。

  以转型稳金融。直接融资新增563.9亿元。三只松鼠、信义能源首发上市。上市公司总数达20家,总市值6600亿元,居全省第一。获批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新增“税融通、政银担、续贷过桥”业务162.5亿元。成功发行全国首只战新产业专项债券。

  以企业稳外贸。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25家。中国(芜湖)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经验,全面推广电子化出口退税,全面推进“单一窗口”建设。完成进出口总额72亿美元。

  以环境稳外资。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实际利用外资29.2亿美元。

  以项目稳投资。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361个、竣工291个;谋划项目1270个,总投资超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6%。

  以政策稳预期。出台了扶持产业发展政策、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等政策措施。新增减税降费82亿元。建立市企业服务中心,打响“易企网+”企业服务品牌。

  (二)扭住民生难题,坚持人民立场有定力。

  着力发展民生事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投入130亿元,完成33项民生工程。入选国家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扩容试点城市。新建、改扩建26所公办幼儿园、13所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完成143个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国首批、安徽省首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市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改造完成。推行智慧医院、自助平台、就医一卡通、就诊智能化等便民措施。建立市级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公共库。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覆盖城乡。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狠打“五霸”“九黑”,成效满意度居全省第二。维稳安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推进“平安芜湖”建设,获评全国“雪亮工程十大创新案例”。退休职工人均养老金提高5%,城乡低保标准提高4%。城乡居民医保实现同城同待遇。获批全国首个第三代社会保障卡惠民服务一卡通试点城市,实现“多卡融合、一卡通用”。出台《芜湖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三级中心”166个。稳定市场供需,增加猪肉投储。新增分配公租房2815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4730户。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为市民提供“体育+公园”休闲健身场所。

  全力建设美好城乡。芜湖长江三桥合龙,中江桥建成通车。芜广铁路电气化全线开通,天然气江北支线长江穿越工程、“第二气源”川气东送芜湖门站建成运行。轨道交通加快建设,芜宣机场航站楼主体完工。芜合高速四改八二坝至林头段、芜湖东高速出入口改建、峨山路东延伸、九华南路大茆立交、下九连圩保安泵站等工程开工。农村公路扩面延伸793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建制村通客车。网约车订单合规率居全国前列。深化“贴近群众六走进”行动。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7459套,整治改造老旧小区47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1台。违法建设实现零增长。全面启动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农村改厕6.6万户,市区新增、改造公厕140座。完成造林5.6万亩,新增、改造提升绿地398.6万平方米。无为县撤县设市。芜湖县入选国家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新认定33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南陵县霭里村获评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活动300场。《渡江第一船暨芜湖解放七十周年主题展》入选国家文物局百项集中宣传推介展览。举办重大会议、活动30余场,充分展示芜湖千湖点丘山水之城的生态之美、浪漫风情欢乐之城的时尚之风、历史丰碑文脉之城的底蕴之深、写意含情雕塑之城的艺术之魂。

  大力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个人事项80%全程网办“零原件、不见面”。探索周末开展便民政务服务直通车。推进市县镇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和基层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成为电信行业5G首发城市之一,完成首批5G基站、旷视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等设施建设。

  (三)把住动能转换,坚持高质量发展有引领。

  在科创引领中扩增量。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约3%。高新技术企业达804家。设立产业创新专项资金10亿元,扶持重点研发创新平台。经开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楚江科技新材料公司获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与哈工大、安理工、保利国防科技共建研究院,中科大智慧城市研究院(芜湖)正式运行。新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53个,集聚各类高端人才200余人,新增技能人才2.5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8亿元。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大砻坊青年创业园荣获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成功举办第九届科博会。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6件,连续九年位居全省第一。

  在产业引领中提质量。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9%,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5.2%,在全省率先实现国家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设计、绿色供应链管理项目全覆盖。奇瑞完成增资扩股。海螺集团水泥销量、型材产能均跃居世界第一,跻身世界500强。新增智能工厂7家、登云企业720家。战新产业产值增长14.8%。机器人产业在国内率先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钻石航空发动机获得国内第一张生产许可证。大数据产业园暨“芜湖数谷”挂牌启用。无人驾驶环卫车在全国率先投入商业运营。相控阵系统、智能物流装备、流体物料高端储运装备制造、高端再制造入选第四批省级重大工程、专项。服务业比重首次突破47%。新增4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园区,获批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快递业务量增长32.9%,获批中国快递示范城市。接待游客增长15.7%。十里江湾人民公园昼夜精彩,鸠兹古镇全面开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8%。新增高标准农田12.5万亩、家庭农场75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2家。

  在改革引领中求变量。压减行政审批事项,推进“证照分离”“减证便民”“容缺受理”,在全省率先出台“首次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开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项目开工审批最快压缩为40天。成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在全国地级市中信用监测排名前三,发放中小企业信用贷款29.6亿元。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和人事制度。启动新一轮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在全国首创打击围串标大数据模型。统筹推进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等5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积极探索实行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建成了市县镇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523个村实施了“三变”改革。全面启动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试点。

  (四)铆住坚中之坚,坚持聚焦三大攻坚战有势头。

  分类施策,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限额以内。申报发行新增债券111.8亿元。防范非法集资及互联网金融风险,完善投资类市场主体注册前联合评估制度,建立商务楼宇“红黄牌”警告机制。防范重点企业风险,化解电线电缆行业互保联保风险。探索传统商贸业兼并重组模式。

  精准施策,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2945户6742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07%。产业、就业等“九大工程”持续推进,“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全面解决。建立专项资金池,防止返贫致贫,结对帮扶投入7075万元。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的决定性进展。

  综合施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痛定思建促“水清”。坚持为国护江、为民治江、为城建江、为港兴江,强化环保督察整改,开展“三大一强”专项行动,打造美丽长江(芜湖)经济带。推进与三峡集团合作的污水系统治理项目,实施小区雨污分流改造76个,开工建设52条污水主次管网,新建扩建和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5座。入围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对扬子鳄、淡水豚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全力以赴保“天蓝”。严控大气污染源头,开展“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行动。持续发力增“岸绿”。坚持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绿于民、还景于民,完成江岸造林1.2万亩。严格监管护“净土”。确立固废源头管理、生态补偿、综合监管体制。完成18个废弃矿山治理修复。

  (五)抓住轮值机遇,坚持一体化战略有担当。

  细化长三角一体化顶层设计。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出台了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方案和“5910”行动计划。芜湖LNG内河接收(转运)站、江海联运枢纽、中德企业合作区、商合杭高铁等工程纳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深化长三角地区协同创新。当好G60科创走廊轮值主席城市,增强机器人产业联盟、通航产业联盟的行业引领力。推进科技创新券G60区域内通用通兑。发起成立了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联盟。

  优化长三角区域资源共享。省港口运营集团在芜设立,开通芜湖至上海洋山港的“点对点”直达航线,芜湖港年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与上海普陀、苏州、嘉兴建立教育联盟。开设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专栏和专窗,实现省内“异地打照”“全市通办”以及上海23家医院住院、门诊直接结算。与上海知名医院合作筹建皖南肿瘤防治中心。入选长三角养老一体化试点城市。

  这一年,我们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市政府党组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全过程。完成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调整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进一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开展“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专项行动,突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常态化督查,坚决整治庸懒散怠现象。公开征集为民办实事工作建议。扎实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一岗双责”,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加强。深化审计监督和财政收支预算管理,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分别压减10%、3%。坚持依法行政,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向市人大报备,对重大行政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28件、政协提案324件。国防动员水平不断提升,军民融合深入推进。外事、侨务、对台事务、民族宗教、人防、气象、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绩,老干部、关心下一代、慈善等工作进一步发展。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芜湖发展经历的挑战前所未有,面临的机遇也前所未有,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广大建设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向驻芜部队和武警官兵、在芜省部属单位,向关心、支持芜湖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聚焦在经济运行上有“三难”的形势:难在宏观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中美经贸摩擦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难在中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转型升级阵痛与既有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叠加,还有很多不系统因素;难在微观经济企业经营困难,产业发展质量水平有待提升,还有很多不稳定因素。聚焦在政府效能上有“三急”的羁绊:急营商环境优势不显,急传统产业转型不快,急城市功能不优。聚焦在民生领域有“三盼”的压力:盼商合杭高铁今年6月底的通车,部分节点工程征迁进度慢,影响芜湖能否按期进入高铁干线网;盼芜宣机场年底的通航,机场交通配套仍需完善;盼轨道交通的通畅,要保证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运营。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