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1月9日 张淑萍)

2020年03月02日 13:39   来源:丹东日报   

  二、2020年主要目标任务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我们要清醒认识和把握面临的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定信心,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全力推动丹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方向,以“重强抓”专项行动为抓手,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

  我们将紧扣目标任务,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注重把握以下4个方面:

  一是全力以赴收官“十三五”,推动小康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坚决贯彻落实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夯实“稳”的基础,培育“进”的动能,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紧盯“十三五”规划确定的24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加强监测预判,瞄准薄弱环节,靶向发力、重点推进,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二是高瞻远瞩谋划“十四五”,抢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深化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和把握,树立全面整体观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争取将我市更多的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列入国家和省规划发展的“盘子”,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不遗余力抢抓机遇,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牢牢抓住多重利好丹东政策叠加释放形成的黄金机遇期,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更实的措施深化改革开放。围绕丹东在东北东部绿色经济带发展格局中的新定位,厚植优势、乘势而上,全力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开放合作先导区、兴边富民先行区,使丹东成为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支撑。

  四是有的放矢补齐短板,开创实体经济发展新局面。牢固树立“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丹东强”的理念,针对工业体量小、牵动力不强等短板,坚持精力向工业聚焦、政策向工业聚力、要素向工业聚集,实现工业质量效益双提升。同时,针对大项目少、好项目少的弱项,坚持“招大引强、招新引优”,集中精力引进一批产业引领型、配套补链型、科技创新型、税收贡献型项目,尽快实现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

  今年,市政府将重点做好7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全面小康,奋力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努力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3项指标,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紧盯“三精准”“三落实”“三保障”,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加大对贫困边缘人口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大排查大普查中新识别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注重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新增产业扶贫项目80个以上。建立健全稳定脱贫和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确保已脱贫人口和贫困村不返贫,不让一名困难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

  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严格执行“三线一单”政策,持续降低单位GDP能耗。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继续突破水、巩固气、治理土,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完成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开展重点监管企业周边土壤环境监测,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下降9%。完成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实施闭坑矿山治理项目27个。启动城市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处理工程。推动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在全省前列。

  确保不发生重大风险。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妥善处置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重点企业债务等金融风险。加强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和限额管理。全力向上争取资金,加大企业养老保险基金保障力度,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全方位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加强高层住宅消防安全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打赢信访矛盾减存控增三年攻坚战。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涉黑涉恶线索查结率达到95%;强化“压发案,提打处”专项行动,保持万人发案比全省最低;加大边境管控力度,严厉打击涉边违法犯罪行为,确保边境一线平安和谐。

  (二)聚焦改革开放,持续厚植发展优势。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积极主动对接上级重大战略布局,推动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让丹东更具生机、更有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完善国资监管体制,积极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完成驻丹央企厂办大集体改革和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收尾工作。深入推进财税、基础教育、生态环保等领域改革。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用足用好用活上级关于边境贸易、兴边富民、东北亚经贸合作等方面的政策“大礼包”。加快丹东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在共建“一带一路”和东北亚开放的大背景下扩大开放,深耕日韩,巩固欧美,全力开拓俄罗斯、东南亚、中亚和非洲贸易市场,做强4个省级以上外贸基地,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深入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全力完成丹东港重整,大力发展临港产业,促进港产城联动发展,打造对外开放新的增长极。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工程,建设少数民族百村产业项目20个,持续提升边境地区发展水平。加快开放平台提档升级,做大国门湾边民互市贸易区,推动丹东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获批、太平湾口岸列入国家一类口岸、丹东机场开通国际航线,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加强区域交流合作。谋划召开首届东北东部绿色经济带研讨会,加快“白通丹”区域发展一体化进程,推进与东北东部城市间全方位合作。深化与扬州对口合作,在复制借鉴先进经验、产业对接互补、重大项目合作等方面形成一批新成果。积极参与辽宁沿海六市协同发展,推动合作区与大连经开区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聚焦强基固本,全力扩大有效投资。牢固树立“项目至上”理念,大力弘扬“五皮”招商精神和“五心”留商精神,进一步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让丹东成为投资热土、兴业沃土。

  突出精准招商。把握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创新要素辐射,发挥好企业联合会、行业协会作用,开展以商招商和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招商。主动对接世界和中国500强、民营百强,加强与五矿集团、国测集团、中科北方等大企业深入合作,推动康辰药业中药产业园(二期)、冰雪动力训练基地和孤山文化小镇等重点项目落地开工;做大现有9个省、市级飞地园区,探索在合作区试行“小组团”滚动开发和建立“东北东部绿色经济带飞地园区”,实现全市乡镇都有飞地项目落地开工。内资到位资金、实际利用外资保持10%以上增长。

  聚力项目建设。全力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谋划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增动能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年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248个,计划总投资94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1个,计划投资901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实施投资10亿元的新中心医院、投资5.8亿元的丹东垃圾焚烧发电、投资5.4亿元的丹东污水处理厂(二期)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实施投资8亿元的凤城老窖技改扩能、投资2亿元的中汇高效智能矿山设备制造、投资2亿元的易斯特中子发生器、投资1.2亿元的盛达环保高端氧化钙等一批工业项目;实施投资33亿元的北黄海温泉小镇(二期)、投资30亿元的刘家河温泉水镇、投资11亿元的相遇北欧啤酒小镇等一批服务业项目;实施投资2.4亿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1亿元的东港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批农业项目;推进投资243亿元的丹通高铁、投资35亿元的LNG接收站及配套、投资20亿元的沈丹铁路电气化扩能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

  强化服务保障。坚决落实国家近期出台的关于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大力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包容的政策环境,全力解决民营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让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有效盘活供而未用闲置土地。积极搭建政银企融资对接和就业用工平台。巩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成果,优化104个许可事项办理流程。持续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做好国家营商环境评价、第三方评估和“营商环境企业评”工作。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将市县乡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延伸至883个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不少于200项、“不见面审批”事项不少于60项。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