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防范再现清明假期"旅游潮"情况 台公布五一景点管制措施

2020年04月10日 15:32   来源:环球时报   驻台北特约记者 余潞

  疫情打乱台湾民众旅游计划,许多人把出境旅游转为岛内消费,结果清明节假期出现“旅游潮”。为防范五一再出现类似情况,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公布了人潮管制措施。

  据台湾《中国时报》9日报道,指挥中心在7日晚召开跨部门会议,“交通部”针对各风景区、景点等,把人潮预估、景点订票、饭店订房等初步信息汇总,并分成3个等级分别进行管制。根据规划,岛内25家游乐园区的防疫安全承载量被定为园区游客最大承载量的50%,即游乐园门票只能卖一半。当入园人数达到防疫安全承载量的50%时为“警告点”,将呼吁民众尽量不要前往;人数达55%时列为“行动点”,将进行人潮分流;人数达60%时列为“管制点”,开始管制进出人潮。室内空间则采取单一出入口,如人潮较多的庙宇会管制游客进出路线。大多数岛内风景区内的景点不卖门票,因此改为以停车场流量为依据:当收费停车场的停车数达到50%时,开始管控车辆进入;未收费停车场则结合警方劝离,并加强取缔违规。丽宝乐园称,疫情暴发至今业绩已大幅衰退70%,实在不敢期待五一连假游客能到50%,能够守住20%—30%就要偷笑了。

  此外在夜市、商圈等人潮流动区域,由于民众大多边逛边吃东西,口罩摘下来时难以保持社交距离,“经济部”初步规划以走道及摊位面积来换算容纳人数,且朝向单一出入口来进行管制;餐饮方面,座位数必须减少,还要加上隔板来避免飞沫传播。

  一些岛内舆论担心假期造成防疫破口,建议取消五一连假或延期。台大医院妇产科重症名医施景中在脸书称,“说不定也该考虑取消端午连假”。作家苦苓则认为台湾人懂得自律,不会重演清明假期的拥挤状况,如果贸然取消五一连假会影响很多人的行程。结果不少网友留言说,“可以呼吁,不过别高估台湾人的素质”,还有人表示,“连假就让它去吧,只要是我能为防疫做到的事我都愿意”。

  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9日通报称,当天台湾新增一例本土病例,确诊病例数达到380例。指挥中心同时宣布,即日起全台酒店、舞厅停止营业。消息一出,相关业者都表示非常突然。有警界人士认为,如果暂停营业,恐形成“转单效应”,即消费者转移到其他娱乐场所。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