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火炬高新区着力打通产业链、激活创新链、补强人才链,培育良好发展环境
“三链融合”,助力企业加速跑
搭建合作共享平台,加速产业链整体复苏;出台系列惠企政策,推动政策落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超前谋划,推动企业引才留才,为产业发展集聚智力资源……面对疫情“压力测试”,厦门火炬高新区坚持抓好“六稳”“六保”不松劲,通过打通产业链、激活创新链、补强人才链,实现“三链融合”,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上半年,高新区新增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的“三高”企业93家,总数达925家,占全市的36.8%;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全社会固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等4项考核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打通产业链
在不久前厦门火炬高新区举行的一场光电显示行业座谈会上,20多家光电显示行业规上企业代表,共同围绕产业协作机制的建立、产业链协作平台功能的完善等问题出谋划策。
“我们将探索以数据库的数据抓取,构建包括基本信息、应用领域等多个维度的企业画像,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帮助企业找到潜在的上下游合作伙伴。”厦门火炬高新区产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沈琼祺告诉记者,目前针对光电显示行业的产业链协作平台正在调研中,通过面对面了解企业需求,将更加精准地为企业解决供应链难题。
集聚了8000多家企业的厦门火炬高新区,是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地。今年疫情发生以来,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分工精细专业、产业链供应链环环相扣的特点,高新区搭建了多个产业合作共享平台,从产品协作配套、技术创新交流等多方面,加速全产业上下游关联企业整体复苏。
“通过改革高新区产业联合会,突出产业协作功能,打造信息化合作平台,推动本地供应链配套提升,组织企业抱团争取资源和订单。”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经发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以来,厦门已有3000多家企业通过产业合作共享平台实现环节上的对接,涉及多个产业领域。
在搭建本地产业协作平台、推动企业产业链就近配套的过程中,火炬高新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近日,厦门美亚柏科牵头,携手厦门路桥信息、厦门斯坦道、厦门卫星定位、福建榕基、智业软件、巨龙信息和厦门大学以联合申报的方式,成功中标工信部2020年协同攻关和体验推广中心项目,项目总投资规模超亿元。龙头企业强强联合,弘信电子与天马开展新业务合作,每月可新增4000万元产值。此外,高新区管委会支持厦门天马通过为武汉天马千里送工、与园区企业就近配套等方式,打通供应链协同配套难题,带动园区产业链企业稳产满产。
激活创新链
作为手机镜头领域的领军企业,玉晶光电扎根厦门火炬高新区发展已有28年。今年,玉晶光电新增多个增资扩产项目,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亿元,截至7月份已完成投资6.11亿元。
在企业负责人看来,园区稳定的投资环境和暖心服务,给了企业增资扩产的信心。疫情期间,高新区的领导和干部第一时间走进企业,了解、收集企业的需求和难题,并及时协助企业解决,高效推动了企业的复工复产以及后续的稳定发展。
精准滴灌,精细服务,不仅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也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力。
“疫情期间,火炬高新区发布了‘稳企6条’新举措,推出‘厂易贷’金融业务,让企业获得了1000万元的贷款,帮助企业快速投入生产,进一步扩大产能。”厦门华泰利机电公司财务总监胡秋明介绍说。
据统计,今年来,高新区各级干部走访企业1400多家次,协调解决难题1150余项。持续加码惠企政策,推动创新创业创造生态再升级,高新区对此前出台的“创新十条”、“创新新四条”、火炬创新券等政策进行梳理、合并,推出了“创新十九条”,围绕企业研发能级、企业创新成长、企业引才用才等方面,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科学合理、支撑有力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进一步释放园区企业科技创新活力。
在日前公布的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培育名单中,火炬高新区有58家企业入选,占全市入选企业总数近四成。目前园区已拥有的省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超300家,市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及科技小巨人企业总数已超700家。去年以来,包括中航锂电、天马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等4个百亿级项目、20多个十亿级项目以及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落户厦门火炬高新区,为产业发展积蓄动能。
补强人才链
“按照目前企业招聘实习及就业大学生的比例,通过申请火炬新推出的人才补贴,可为企业节省支出近百万元。”科华恒盛集团人力经理陈志阳兴奋地说。
陈志阳口中的人才补贴,是厦门火炬高新区“大学生储备计划”的重要内容,该计划于不久前制发支持企业吸纳大学生实习就业工作方案,给予大学生和企业一定的补贴,从实习、见习、就业多维度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人才储备,力挺企业招才引智。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人事处工作人员表示,从短期来看,这一举措能帮助拓展就业面,力促稳就业;长期来说,则可以通过人才储备,缓解疫情过后可能出现的人才短缺,同时更加精准高效地培养和留住人才。
聚焦人才这一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火炬高新区想企业之所想,超前谋划,全面加强人才供给,补强人才链。
高新区还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发挥国家级孵化器作用,着力打造火炬创业成长营,通过搭建投融资对接平台,面向全国挖掘、选拔、培育优秀中小科技型创新创业人才项目。今年6月底,第二期火炬创业成长营开营,将为16~20家创业者提供为期半年的创业辅导和两期集中封闭式创业培训,促进项目成长、帮助项目发展。优秀人才项目有望获得300万元~1000万元的直接股权投资。
“对于第一次创业的我来说,火炬创业成长营给了很多的帮助。”作为火炬创业成长营的首期优秀学员代表,厦门紫硅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峰介绍说。去年,专注于半导体设备研发生产的厦门紫硅获得了900多万元的投资,有效推动了企业的创新发展。
智力资源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撑,打通了创新元素和创新主体的沟通渠道。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高新区新增高层次人才67名。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