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听说,上海最早只是一个海边小渔村,19世纪开埠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但实际上,上海地区在6000年前已经逐步成陆,拥有新石器时代的崧泽、良渚和广富林文化;唐代建立华亭县,元代升为松江府,明清成为全国最重要的33个工商城市之一,有苏松赋税半天下、衣被天下等美誉。今天的上海,在地质地理、史前文明、城市建制、经济繁华、文化融合等各个方面,都能在松江和广富林找到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
昨天,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潮涌长三角·共建进行时”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上海松江进行。记者团一行来到广富林文化公园,探访上海之根,寻找海派之源。
据介绍,广富林文化公园让长三角区域的古文明脉络更佳清晰,体现了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考古发现,从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跨越漫长的封建时代,一直到今天,广富林这片土地一直薪火相传、人烟不断。1959年,广富林村民在开挖河道的时候,发现了一些陶器碎片,由此展开了本地的考古工作。1961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广富林地区进行了第一次试探性发掘,发现了两座良渚文化墓葬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遗址下层出土的文物被认为是典型的良渚文化,广富林遗址就此被列入上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地点。
2008到2011年,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8000平方米,发现了了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以及周、汉、宋、元等各时期的石器、陶器、玉器、瓷器等文物。这次发掘中的广富林文化房址、墓葬等遗存,丰富了对广富林先民的了解。
日前,广富林考古遗址展示馆项目正式开放,总用地约为11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23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一层。整个建筑的设计灵感来自考古发现陶罐半埋在泥土中的样子,分为了三个罐体以及五片陶片。考古展示馆的结构极其独特,设计中巧妙的把五片陶片统一为同一大小的圆穹顶,同曲不同形,统一了结构构件和计算模型。陶罐为多曲面,陶片为双曲面,内部采用异型钢结构网架体系作为主体结构。
馆内展品遴选了广富林考古发现的具有代表性的159组文物珍品。值得一提的是,届时将有三件具有明显的楚文化特征的青铜尊,以及上海乃至江南地区罕见的史前建筑遗迹,体量较大、结构清晰、保存完整的12号房址向世人展示,让人们得以近距离地了解和感受广富林的千年历史和文化。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