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
自2015年底贵州率先在全国打响易地扶贫搬迁“第一炮”后,贵阳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的决策部署,以“六个坚持”和“五个体系”建设为根本遵循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先后在乌当区、花溪区、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规划建成9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2019年6月,贵阳市易地扶贫搬迁3004户、12090人全部搬迁入住,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间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搬迁群众摆脱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实现了“一步跨千年”。
搬得出,更要稳得住、能致富。贵阳在系统抓好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安置小区管理、基层党建“五个体系”建设的同时,创新性地提出并实施“共筑行动”,建立“市领导包县、县领导包安置点、科级领导包楼栋单元、结对党员包户”工作机制,党员结对帮扶搬迁群众全覆盖,每月不定期走访,帮助搬迁群众解决好就学、就医、就业、创业等揪心事、烦心事和操心事,打通公共政策服务与搬迁户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为让搬迁群众住得舒心、融入当地,清镇市站街镇枫渔小区标准化建设了“11129”,即“一心一市一所两校九室”,包括便民服务中心,惠民平价超市,讲习所,农民夜校、农村金融学校,卫生室、警务室、老幼托管室、老年活动室、就业创业培训室、图书室、感恩室、党员活动室、自管委室,并完善了相关服务管理机制。
为让搬迁群众真正融入城镇生活,贵阳市不断完善安置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安置区与城镇一体化建设发展。所有安置点都实现了“五通三化”(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有线电视,绿化、美化、亮化),配套建设“八个一”服务工程,新建的3所幼儿园、1所小学和7所医疗机构已全部投入使用。
稳定就业是搬迁群众生计保障的根本。贵阳市把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就业扶贫、创业带动就业、技能培训促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四大工程,采取设立就业服务中心、举办专场招聘会、引进扶贫车间、开拓公益性岗位等多种方式,让搬迁群众可以就地就近就业。
“嗒嗒嗒……”每天早上8点来钟,修文县龙岗社区龙潭居委会的扶贫车间里,便传出缝纫机的声音,十几名工人正在赶制订单。据介绍,这个扶贫车间最多能提供70多个工作岗位,目前有20多名工人,主要是搬迁群众。
“我们还有生产白酒手提袋、八宝粥盖等的多个扶贫车间,一些身有残疾的搬迁居民一个月也能在扶贫车间里挣到500多元钱。”龙潭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刘开仙说。
市农业农村局生态移民处副处长张志坤说,目前所有安置点都建设了1个以上的扶贫车间,“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截至6月底,我市“十三五”搬迁对象中有劳动力的共2787户5647人,落实就业创业2787户5441人,就业率达96.4%,有劳动力家庭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
为使搬迁群众“过得舒心”,贵阳市还组织安置点的文艺传承人、民族歌舞能手等组建文化服务队,开展文体活动;开展环境治理、家电维修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假日开展长桌宴等群众活动……周到丰富的服务让搬迁群众生活无忧、心情愉悦。
贵阳通过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后半篇文章”,使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接下来,贵阳将围绕“三感”社区建设,持续推进“五个体系”建设,深化“共筑行动”,围绕“人和、家富、业兴”的目标,大力开展“志、智”双扶活动,促进搬迁群众充分就业和增收致富,不断巩固提升“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成果。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樊成琼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