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山海携手 闯出协调发展新空间

2020年11月11日 16:35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驱车从苍南县城出发,一路向东,不久便到了苍南—龙湾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产业园里,一山一海最为亮眼。

  马站镇中魁村的山上,四季柚长势喜人,数字化管理的园区吸引着大批游客;曾经的大渔湾围垦工程被“蓝色海湾”项目取代,渔寮黄金海岸小镇、沿浦湾千亩红树林成为镶嵌在海岸线上的“耀眼珍珠”。

  “产业园已经成为带动当地发展的重要引擎。”苍南—龙湾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潘建平介绍,2018年以来,苍南、龙湾山海协作全面升级,共建这一产业园,在其带动下,园区范围内农民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8年增加3000余元。

  像这样的产业园在之江大地星罗棋布。山海之间,浙江闯出协调发展的全新空间。山海协作工程是“八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意见》,部署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创新合作方式,拓宽合作领域,进一步推动结对县(市、区)之间的产业合作。3年来,我省共实施产业合作项目885个,共建成9个工业类产业园、推动建设18个文旅产业园,推进30个“消薄飞地”建设,带动2500多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消薄”。

  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迭代升级的山海协作工程,正是以项目合作为中心,以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配置为主线,推进发达地区的产业向欠发达地区梯度转移,最终打通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互动式“造血型”双赢发展的新路子,成为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引擎。

  在这个过程中,结对县(市、区)纷纷因地制宜念好“山海经”。衢州市柯城区和杭州市余杭区紧紧围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通过余杭赋能柯城产业数字转型;平湖市首创山海协作“消薄飞地”产业园,突破山区土地资源要素限制,3年内,嘉兴市建成10个“消薄飞地”产业园,实现“消薄飞地”全覆盖;长兴县与庆元县开展跨区域村党组织书记培训,更好发挥他们的“头雁”作用……

  “即将迈入的‘十四五’时期,是我省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第一个五年,在发展的新阶段,区域协调发展仍是一道必答题。”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强化顶层设计,将山海协作与26个山区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相融合,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推动我省区域协调发展继续走在前列。在以数字赋能做强产业、巩固绿色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动能的同时,推动一批补短板的民生项目落地。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山海携手 闯出协调发展新空间

2020-11-11 16:35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驱车从苍南县城出发,一路向东,不久便到了苍南—龙湾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产业园里,一山一海最为亮眼。

  马站镇中魁村的山上,四季柚长势喜人,数字化管理的园区吸引着大批游客;曾经的大渔湾围垦工程被“蓝色海湾”项目取代,渔寮黄金海岸小镇、沿浦湾千亩红树林成为镶嵌在海岸线上的“耀眼珍珠”。

  “产业园已经成为带动当地发展的重要引擎。”苍南—龙湾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潘建平介绍,2018年以来,苍南、龙湾山海协作全面升级,共建这一产业园,在其带动下,园区范围内农民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8年增加3000余元。

  像这样的产业园在之江大地星罗棋布。山海之间,浙江闯出协调发展的全新空间。山海协作工程是“八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意见》,部署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创新合作方式,拓宽合作领域,进一步推动结对县(市、区)之间的产业合作。3年来,我省共实施产业合作项目885个,共建成9个工业类产业园、推动建设18个文旅产业园,推进30个“消薄飞地”建设,带动2500多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消薄”。

  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迭代升级的山海协作工程,正是以项目合作为中心,以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配置为主线,推进发达地区的产业向欠发达地区梯度转移,最终打通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互动式“造血型”双赢发展的新路子,成为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引擎。

  在这个过程中,结对县(市、区)纷纷因地制宜念好“山海经”。衢州市柯城区和杭州市余杭区紧紧围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通过余杭赋能柯城产业数字转型;平湖市首创山海协作“消薄飞地”产业园,突破山区土地资源要素限制,3年内,嘉兴市建成10个“消薄飞地”产业园,实现“消薄飞地”全覆盖;长兴县与庆元县开展跨区域村党组织书记培训,更好发挥他们的“头雁”作用……

  “即将迈入的‘十四五’时期,是我省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第一个五年,在发展的新阶段,区域协调发展仍是一道必答题。”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强化顶层设计,将山海协作与26个山区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相融合,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推动我省区域协调发展继续走在前列。在以数字赋能做强产业、巩固绿色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动能的同时,推动一批补短板的民生项目落地。

(责任编辑:石兰兰)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