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广深“双引擎”联动 谋划大湾区“双城记”

2021年01月26日 08: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为中国两大一线城市,广州、深圳这对相距仅100公里左右的超级城市“双子星”,在“双城联动、比翼双飞”中正发挥着“乘数效应”,牵引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正在举行的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十大重点工作,“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强化广州、深圳‘双城’联动,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被放在了首位。

  “广深两个城市,加起来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的GDP,这么大的经济体量、距离又这么近,在全国、全球都不多见。”列席大会的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葛长伟说。

  他认为,通过加强两个城市软硬件的对接合作,促进广深进一步优势互补、比翼双飞,对大湾区建设必将起到极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步入“十四五”时期,广州、深圳将开拓形成深度合作、协同发展的新局面。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广深战略合作机制,全方位推动科技创新、现代产业、基础设施、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对接协作,协同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合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联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综合交通枢纽,共同增强核心引擎功能。

  交通基础设施是广深联动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广深两地已形成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等公路通道和广深铁路、广深港高铁、穗莞深城际等铁路通道,其中广深铁路实现“公交化”运营,广深港高铁实现30分钟互达。目前,广东正在谋划广深第二高铁,共建世界级机场群,深化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推进建设广深‘半小时交通圈’。”葛长伟透露,“十四五”期间要开工建设的珠三角城际轨道项目,也是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分别牵头,今年广州都市圈要开通8个项目,深圳都市圈要开通6个项目,其中广州地铁28号线将往西连到佛山,往东连到东莞,再和深圳地铁接上。

  “广深间现有城际轨道交通,仍难以满足未来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前景下的高水平服务需求。”广东省人大代表、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工作组副组长贾英竺呼吁,增强广深中心城区间交通的互联互通,车上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设计速度超过300公里/小时;车站设于城市中心区并与城市轨道交通便捷换乘。

  今年,广东将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光明科学城等先行启动区以及南沙科学城联动协同发展区,做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

  广东省人大代表、深圳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周剑称,广深两市可在人工智能领域找到合作突破口,希望广东省内协调两市,共同布局高端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实验室,加大科研经费投入。

  广东省人大代表、深圳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吕国林认为,广深合作由来已久,在港口等领域也有一定的竞争。作为兄弟城市,广深一定要强强联合,包括在获取外部资源、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形成一体,在内部则要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合作机制。

  “尽管广深已经在去年10月签署七个领域的合作协议,但这只是市级层面的合作。”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尹涛称,建议省里建立专门的机构,实现广深“双城联动”的常态化机制。(完)

(责任编辑:杨淼)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广深“双引擎”联动 谋划大湾区“双城记”

2021-01-26 08: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为中国两大一线城市,广州、深圳这对相距仅100公里左右的超级城市“双子星”,在“双城联动、比翼双飞”中正发挥着“乘数效应”,牵引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正在举行的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十大重点工作,“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强化广州、深圳‘双城’联动,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被放在了首位。

  “广深两个城市,加起来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的GDP,这么大的经济体量、距离又这么近,在全国、全球都不多见。”列席大会的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葛长伟说。

  他认为,通过加强两个城市软硬件的对接合作,促进广深进一步优势互补、比翼双飞,对大湾区建设必将起到极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步入“十四五”时期,广州、深圳将开拓形成深度合作、协同发展的新局面。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广深战略合作机制,全方位推动科技创新、现代产业、基础设施、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对接协作,协同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合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联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综合交通枢纽,共同增强核心引擎功能。

  交通基础设施是广深联动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广深两地已形成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等公路通道和广深铁路、广深港高铁、穗莞深城际等铁路通道,其中广深铁路实现“公交化”运营,广深港高铁实现30分钟互达。目前,广东正在谋划广深第二高铁,共建世界级机场群,深化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推进建设广深‘半小时交通圈’。”葛长伟透露,“十四五”期间要开工建设的珠三角城际轨道项目,也是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分别牵头,今年广州都市圈要开通8个项目,深圳都市圈要开通6个项目,其中广州地铁28号线将往西连到佛山,往东连到东莞,再和深圳地铁接上。

  “广深间现有城际轨道交通,仍难以满足未来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前景下的高水平服务需求。”广东省人大代表、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工作组副组长贾英竺呼吁,增强广深中心城区间交通的互联互通,车上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设计速度超过300公里/小时;车站设于城市中心区并与城市轨道交通便捷换乘。

  今年,广东将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光明科学城等先行启动区以及南沙科学城联动协同发展区,做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

  广东省人大代表、深圳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周剑称,广深两市可在人工智能领域找到合作突破口,希望广东省内协调两市,共同布局高端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实验室,加大科研经费投入。

  广东省人大代表、深圳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吕国林认为,广深合作由来已久,在港口等领域也有一定的竞争。作为兄弟城市,广深一定要强强联合,包括在获取外部资源、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形成一体,在内部则要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合作机制。

  “尽管广深已经在去年10月签署七个领域的合作协议,但这只是市级层面的合作。”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尹涛称,建议省里建立专门的机构,实现广深“双城联动”的常态化机制。(完)

(责任编辑:杨淼)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