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成都市、攀枝花市、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协同推进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签约活动举行,签订政府间和企业间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实施一批重大合作项目,达成“研销在成都,共建产业链,绿电齐共享”友好合作。
据了解,本次签约共1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744.8亿元,主要涉及光伏制造应用、氢能产业、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新能源电池材料、尾矿库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低碳产业领域和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领域。这些项目的建设实施,有利于培育全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有利于促进高水平区域协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此次签约的背后,是“三州一市”和成都的国资国企在绿色低碳产业合作方面根基深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培育壮大清洁能源及其支撑、应用产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成都是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新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在绿色低碳产业领域已形成千亿级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攀枝花市、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都具有开发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的优越条件,是全国重要的水电开发基地和全省规划建设的风光能源开发基地。
具体而言,“三州一市”新能源资源充沛,上游产业链优势明显,而成都则有创新要素集聚、研发转化实力强、绿电消纳需求大、场景多的特点。成都绿色低碳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简认为,合作双方产业互补性较强、协同发展基础较好,可以通过全产业链合作,实现“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应用推广”的产业生态闭环。
攀枝花市国有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路也有同样的感受,在他看来,攀枝花市拥有清洁能源和战略资源的“原产地”优势。成都市拥有资本、技术、人才、市场优势。
“成都一方面要做强核心功能、提升城市能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增强区域辐射力,而实现这两方面的目标,基础在产业,关键是打通产业协作的梗阻和提升产业联动发展的质效。”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浩森认为,此次活动为成都增强绿色低碳产业竞争力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三州一市”发展新能源产业注入了新动力。
记者 李菲菲 本报资料图片 制图 申娟子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