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多方精准施策全力护航 毕业季大学生就业如何破堵点?

2022年06月13日 09:53   来源:经济参考报   

  眼下已进入毕业季,正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阶段。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076万,首次突破千万。《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疫情影响下求职招聘受限、人才市场有效需求减少,多项因素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

  如何破解就业难点、堵点问题,确保大学生就业有“率”有“质”?目前,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三支一扶”计划都在紧锣密鼓推进中。与此同时,不少地方多措并举挖掘岗位资源、千方百计搭建招聘渠道、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有业择、择好业。

  抢抓关键期

  多举措稳岗拓岗

  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分析称,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和增量均为历史之最。部分地方疫情导致高校毕业生外出求职、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受到限制。各地各高校普遍反映人才市场有效需求减少。此外,“就业难”与“招人难”并存。一些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有增多趋势。

  如何抢抓毕业生求职关键期,多措并举开拓就业渠道?有关部门密集启动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等,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教育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2169所高校通过实地走访、视频会议等多种方式、拜访5.8万家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拓宽岗位达114.9万个,实习岗位达44万个。

  四川西华大学招生与就业处副处长李绍军说,该校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走访单位(或企业)130余家,拓展了大量就业及实习岗位。

  天津大学则以“云走访”形式推进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挖掘了丰富的岗位资源。“近一个月以来,学校已开展7场大型空中双选会,累计130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了20万余个就业岗位。”天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柳丰林说。

  不少地方还拿出“真金白银”稳岗扩岗。江西省对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按每人1500元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对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底前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从事个体经营业务稳定经营满6个月、且未在其他渠道就业的,由当地财政一次性发放5000元至1万元不等的就业创业补贴资金。

  云上招聘

  千方百计搭渠道

  “公司今年打算招1500人,通过政府搭建的平台,企业招聘和应届生求职需求实现了有效对接。”江西双胞胎集团人力资源部招聘经理邹勇平说,已经有不少同学前来咨询岗位具体情况,他们正紧张地安排面试时间。江西共青城市近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4万多个岗位。应聘毕业生梁涛感叹,可以不用到处搜寻就业信息,而是像“进超市”一样选择就业岗位。

  成都正在启动“百日万企”系列招聘活动,开展高校毕业生招聘和供需对接活动。“前期我们已举办线上线下招聘、直播带岗等服务活动285场,涵盖66所高校,服务在校生30.9万人,6月还将走进18所高校开展进校园专题活动。”成都市就业局副局长兰琦说。

  记者从人社部获悉,6月6日至12日,人社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推出信息科技、电竞游戏、电力新能源、生活服务、房产建筑、生物医药6个行业专场招聘,共有3000家用人单位提供4.1万个岗位。

  暖招实招

  精准服务提能力

  “感觉自己的简历很普通,对未来的就业方向也很迷茫,很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汪彤曾向学院党委副书记马慧琴倾诉。为了让汪彤及其他毕业生消除就业焦虑心态,尽快实现就业,江西农业大学坚持动态化调研,加强调查摸底,做到“一生一策”动态管理,全程跟踪指导。最终,汪彤收到东如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贝源检测公司等多家企业的录用信。

  强化不断线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支持毕业生到企业就业见习、创新创业;鼓励毕业生多渠道灵活就业、从事新经济领域……全力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各地“暖招”“实招”频频上线。

  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表示,当前促高校毕业生就业措施长短相济。短期举措力度大、针对性强,有利于尽快稳住就业市场。长期措施覆盖面广,涉及职业技能提升、人才培养等环节。

  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单立坡表示,中小企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要进一步将各项惠企培优政策落实到位,支持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增强就业吸引力。

  智联招聘董事长、CEO郭盛认为,三四线城市与新兴行业存在众多就业机会,政府、企业、高校应从各自维度支持毕业生就业,共同帮助毕业生转变择业观,把握新机遇以实现职业理想。(记者 班娟娟 熊家林 宋瑞 董小红)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多方精准施策全力护航 毕业季大学生就业如何破堵点?

2022-06-13 09:53 来源:经济参考报

  眼下已进入毕业季,正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阶段。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076万,首次突破千万。《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疫情影响下求职招聘受限、人才市场有效需求减少,多项因素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

  如何破解就业难点、堵点问题,确保大学生就业有“率”有“质”?目前,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三支一扶”计划都在紧锣密鼓推进中。与此同时,不少地方多措并举挖掘岗位资源、千方百计搭建招聘渠道、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有业择、择好业。

  抢抓关键期

  多举措稳岗拓岗

  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分析称,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和增量均为历史之最。部分地方疫情导致高校毕业生外出求职、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受到限制。各地各高校普遍反映人才市场有效需求减少。此外,“就业难”与“招人难”并存。一些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有增多趋势。

  如何抢抓毕业生求职关键期,多措并举开拓就业渠道?有关部门密集启动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等,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教育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2169所高校通过实地走访、视频会议等多种方式、拜访5.8万家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拓宽岗位达114.9万个,实习岗位达44万个。

  四川西华大学招生与就业处副处长李绍军说,该校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走访单位(或企业)130余家,拓展了大量就业及实习岗位。

  天津大学则以“云走访”形式推进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挖掘了丰富的岗位资源。“近一个月以来,学校已开展7场大型空中双选会,累计130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了20万余个就业岗位。”天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柳丰林说。

  不少地方还拿出“真金白银”稳岗扩岗。江西省对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按每人1500元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对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底前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从事个体经营业务稳定经营满6个月、且未在其他渠道就业的,由当地财政一次性发放5000元至1万元不等的就业创业补贴资金。

  云上招聘

  千方百计搭渠道

  “公司今年打算招1500人,通过政府搭建的平台,企业招聘和应届生求职需求实现了有效对接。”江西双胞胎集团人力资源部招聘经理邹勇平说,已经有不少同学前来咨询岗位具体情况,他们正紧张地安排面试时间。江西共青城市近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4万多个岗位。应聘毕业生梁涛感叹,可以不用到处搜寻就业信息,而是像“进超市”一样选择就业岗位。

  成都正在启动“百日万企”系列招聘活动,开展高校毕业生招聘和供需对接活动。“前期我们已举办线上线下招聘、直播带岗等服务活动285场,涵盖66所高校,服务在校生30.9万人,6月还将走进18所高校开展进校园专题活动。”成都市就业局副局长兰琦说。

  记者从人社部获悉,6月6日至12日,人社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推出信息科技、电竞游戏、电力新能源、生活服务、房产建筑、生物医药6个行业专场招聘,共有3000家用人单位提供4.1万个岗位。

  暖招实招

  精准服务提能力

  “感觉自己的简历很普通,对未来的就业方向也很迷茫,很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汪彤曾向学院党委副书记马慧琴倾诉。为了让汪彤及其他毕业生消除就业焦虑心态,尽快实现就业,江西农业大学坚持动态化调研,加强调查摸底,做到“一生一策”动态管理,全程跟踪指导。最终,汪彤收到东如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贝源检测公司等多家企业的录用信。

  强化不断线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支持毕业生到企业就业见习、创新创业;鼓励毕业生多渠道灵活就业、从事新经济领域……全力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各地“暖招”“实招”频频上线。

  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表示,当前促高校毕业生就业措施长短相济。短期举措力度大、针对性强,有利于尽快稳住就业市场。长期措施覆盖面广,涉及职业技能提升、人才培养等环节。

  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单立坡表示,中小企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要进一步将各项惠企培优政策落实到位,支持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增强就业吸引力。

  智联招聘董事长、CEO郭盛认为,三四线城市与新兴行业存在众多就业机会,政府、企业、高校应从各自维度支持毕业生就业,共同帮助毕业生转变择业观,把握新机遇以实现职业理想。(记者 班娟娟 熊家林 宋瑞 董小红)

(责任编辑:石兰兰)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