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提高失业保险待遇标准”项目提前完成,全市约有14万名失业人员将享受政策红利;“提高居民医保门(急)诊报销待遇”已完成,惠及全市540万居民医保参保群众,据测算全年减负约6亿元。
天津北方网讯: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今年以来,我市医保、人社部门践诺笃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动2022年度民心工程项目实施,把民心工程办到百姓心坎上。截至目前,“提高失业保险待遇标准”项目提前完成,全市约有14万名失业人员将享受政策红利;“提高居民医保门(急)诊报销待遇”已完成,惠及全市540万居民医保参保群众,据测算全年减负约6亿元;“优化医保报销服务”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稳步推进。
按照《天津市失业保险条例》和我市20项民心工程工作安排,市人社局深入社区、企业调研,对群众关切的问题反复研究研判,综合考虑我市失业保险基金运行情况。经市政府同意,5月20日印发《市人社局关于提高我市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的通知》,全面提高标准。领取期限处于第一至第十二个月的,调整后的失业保险金由1510元提高到1600元;领取期限处于第十三至第二十四个月的,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由1470元提高到1560元。农民工一次性生活补助费月计发标准由906元提高到960元。调整后的发放标准今年7月1日全面实施,确保失业人员按时足额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在提高居民医保门(急)诊报销保障水平方面,自1月1日起,我市城乡居民医保新政正式落地实施,相关门诊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
在进一步提高报销比例的基础上,将居民医保门诊报销医院由一、二级医院扩大至三级医院,解决了多年来居民医保参保群众在三级医院不能享受门诊报销的困扰,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受到广大群众尤其是参保儿童家长的好评点赞,真正把民心工程办成暖心工程。
市医保局坚持用心服务,以完善经办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为抓手,以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为推动,着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
一是医保报销服务不断优化。全市21个医保分中心同步上线窗口帮办服务,开展“我填单、您确认”行动,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对有服务需求的老年人,现场帮助填写表单、操作自助查询等;实现参保人员全额垫付报销进度全过程动态提示“掌上办”,参保人员通过手机下载“金医宝”App就可掌上查询报销进度和到账情况等相关信息,让参保群众“心明眼亮”。
二是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参保人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后,在就医、购药时,可通过出示医保码,实现脱卡结算,免去随身携带实体卡的麻烦。截至6月10日,医保部门已服务全市725万参保群众激活医保电子凭证,推动1700余家定点医药机构支持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向137家定点医院投放的261台医保人脸识别终端设备,其中126家已调试成功,搭建起人脸识别就医报销快速通道。
三是异地就医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加快推进。门诊慢特病具有病期长、就医频次高、治疗费用高等显著特征。我市已有16家定点医疗机构成功启动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运行,覆盖全市16个区,实现“每区一家”。近日,又新增了55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异地就医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服务。(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