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29日 赵豪志)

2023年01月06日 09:48   来源:青岛政务网   

点击查阅更多2023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2月29日在青岛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青岛市市长 赵豪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一二三四六十”目标定位和思路举措,聚焦市委关于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干部作风能力提升“三条线”重点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聚力打造“六个城市”,努力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1024亿元,同比增长4.1%,预计全年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处于合理区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年增长5.5%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完成节能减排降碳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出台实施四批190项稳增长政策举措,经济实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加大助企纾困力度。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600亿元以上。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18%左右。搭建服务全市企业的“链万企”供需对接公共服务平台。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加快,制造业投资稳定增长。38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00亿元以上,达到年度计划的150%以上。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940个。争取的488亿元政府专项债券额度全部使用到位,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115亿元,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多措并举提振消费。精心组织开展“助商惠民”“青岛消费季”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320万张,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平稳。着力稳外贸稳外资。实施助力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行动,货物进出口总额跨上9000亿元台阶,增长7%左右。出台推动外资扩增量稳存量系列举措,实际使用外资达到55亿美元左右。

  (二)大力振兴发展实体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加快实施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聚力发展24条重点产业链,一批引领性产业项目快速突破,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稳步提高,蝉联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十强,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优势产业持续做大做强。总投资130亿元的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开工建设,海信电视机出货量跃居全球行业第二位。中车四方研制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成功下线,轨道交通关键装备产业园一期竣工。总投资130亿元的奇瑞超级工厂实现整车下线。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交付使用,世界最大的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建成交付。新兴产业加快突破赶超。实施“5个1”机制,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兴产业专业园区,虚拟现实、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3个园区挂牌运营。总投资81亿元的京东方移动显示模组制造工厂、总投资160亿元的融合光电显示新材料项目顺利投产。歌尔微电子智能传感器生产基地全面达产,小鸟看看研发运营总部落地。世界500强医药企业阿斯利康区域总部投入运营、吸入气雾剂项目开工建设,威高医疗产业园签约落户。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金融业加快发展,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49万亿元、2.67万亿元,增长12.2%、11.6%。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2家,上市公司总数达到79家。私募基金管理规模突破1800亿元。海铁联运量保持全国沿海港口首位。“工赋青岛”行动深入推进。卡奥斯连续4年位居全国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首位。全市“灯塔工厂”增加到3家,居全国第2位。3家企业入选国家首批“数字领航”企业。完成1000家企业数字化改造,全市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8.3%。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开通,新建5G基站1万个、总数突破3万个。

  (三)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启动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一大批关系长远的重大项目和群众期盼的民生工程实现突破性进展,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建设取得重大成效。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实施总投资3496亿元的104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海尔路—银川路立交、辽阳路快速路主桥、南京路拓宽改造、唐河路—安顺路、劲松五路打通等一批重点市政道路工程竣工通车,胶州湾第二隧道、蓝谷至胶东机场快速通道等城市骨干路网项目全面推进,重庆路快速路、跨海大桥高架二期等项目顺利开工。济青高速中线(潍坊至青岛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地铁三期规划7条线路全部开工建设,4号线开通运营,运营总里程达到315公里。总库容2.1亿立方米的战略性引水工程官路水库实现开工。胶州湾海底天然气管线工程主线建成使用。重点区域更新改造加快推进。实施历史城区整体性保护更新,“老街里”再现繁荣,百年中山路焕发新活力。29个城中村改造顺利实施,张村河等搁置多年的片区开发快速突破。318个老旧小区完成更新改造,改造标准不断提高,周边街区环境同步改善。株洲路片区、王台老工业区等10个重点低效片区开发有序推进,3万亩低效用地加快“腾笼换鸟”。市容环境和秩序明显改观。动员全市上下共同参与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治理水平。深入推进拆违攻坚,依法拆除违法建设909万平方米。大力开展市容乱象整治行动,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整治取得积极进展,占路经营等城市管理顽疾得到有效治理,完成架空线入地207公里。统筹推进交通拥堵治理,打通42条未贯通道路,新增2.2万个公共停车泊位,“全市一个停车场”数字化管理平台接入停车泊位50万个,16个位于老城区的停车场建成启用。加快公园城市建设,60个山头公园整治基本完成,新建城市绿道100公里;高标准开展太平山、浮山公园整治提升和生态修复,影响群众登山入园的围栏全部打开,环山绿道全线贯通,景观节点和配套设施加快完善。

  (四)全面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城市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7.9%,蝉联国家创新型城市十强。创新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崂山实验室挂牌运行,战略科技力量进一步增强。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获批组建。国家大科学装置吸气式发动机热物理试验装置开工建设。5家实验室在首批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中获得批复。中子科学与技术省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省重点实验室达到51家。中国钢研青岛研究院建成启用。科技研发取得丰硕成果。102个项目获得省科学技术奖,占全省的1/3。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牵头的联合国“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获批实施。全国首套6000米级深海观测浮标研发成功。全国首艘自主航行集装箱商船交付使用。海信“国芯万屏”、歌尔虚拟现实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入选省重大科技示范工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市级科技创新资金投向企业比重达到90%。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2家、工程研究中心2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70%。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6600家、7000家左右。新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4家。创新环境持续优化。搭建“揭榜挂帅”对接平台,揭榜科研项目金额达到8.1亿元。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高新区“一区多园”实现全域覆盖。组建青岛人才发展集团。引进集聚各类人才25.7万人。

  (五)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有效激发。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实施智慧审批、信用监管等100条创新举措。企业准营等200余个政务服务场景实现“一件事一次办”,95%的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在全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中位列总分第一。“服务型执法”入选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顺利完成,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扎实推进,市属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4.8%。探索建立市属企业匹配城市发展战略机制。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建设深入推进。深化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特定养老储蓄、跨境融资便利化等11项试点政策获批实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全域联动推进上合示范区建设,上合组织经贸学院正式揭牌,空港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投入使用,新推出上合组织经贸综合服务平台等21项贸易服务便利化创新举措,开行中欧班列770列、增长24%。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开放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新形成125项创新做法,5项在全国推广。全面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新签约路易达孚食品科技产业园、均和集团北方智造总部基地等总投资50亿元以上大项目75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加快推进。青岛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6.57亿吨、2560万标箱,分别增长4.3%、7.9%。沿黄流域海关关际一体协同机制持续深化。全面落实胶东经济圈发展规划,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获批建设。与甘肃陇南、定西的东西部协作深入开展。新增国际友城3个。成功承办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RCEP经贸合作高层论坛等重大活动。

  (六)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取得积极成效。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增产。克服春旱、夏汛、秋涝等不利因素影响,粮食产量达到307万吨,蔬菜、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650万吨、100万吨、99万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2200亿元。5个镇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47个亿元以上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1个。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安置区建设全面完成,群众全部实现回迁。启动建设10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成27个省级、10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完成农村清洁取暖改造13万户,建设养护“四好农村路”1300公里。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村土地承包到期延包试点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扎实推进。农村产权交易纳入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深入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管理问题专项整治,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1万享受政策人员稳定脱贫。

  (七)扎实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入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市万元GDP能耗持续下降。“双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中期任务圆满完成,绿色建筑应用、绿色债券等15项经验做法全国推广。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8%。新建电动汽车充电桩5000个。全省首台重型燃气机组示范工程华电青岛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市区供热燃煤锅炉“煤改气”加快推进,建成21台燃气锅炉,关停19台燃煤锅炉。入选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市区PM_2.5、PM_10平均浓度分别为26微克/立方米、52微克/立方米左右,空气质量连续三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面完成建成区现有60公里雨污合流管网改造。20个国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9%。入选国家级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试点。完成造林1万亩。划定全市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

  (八)大力发展民生和社会事业,民生福祉日益增进。16件市办民生实事全面完成。连续三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城镇新增就业36.5万人,扶持创业3.37万人。城乡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群体4.97万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12所,新增公办学位8.1万个;改造提升农村薄弱幼儿园62所。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投入使用。青岛现代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一期开工建设,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二期建成启用。北大人民医院青岛医院获批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市公共卫生中心一期项目竣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街)卫生院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99万人、916万人。为困难居民发放救助金10亿元左右。新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213处。90%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建成市级婴幼儿养育照护指导中心,婴幼儿托位数达到2.7万个。新开工公共租赁住房1005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4万户,建设和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5万套(间)。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青岛老城入选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全面展开。旅游消费市场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新建体育健身场所58处。在第25届省运会上位居金牌榜第一名。我市运动员在第24届冬奥会上获得山东冬奥史上首枚奖牌。社会治理效能持续增强。启用一体化应急指挥平台,全市应急事件实现可视化统一指挥调度。全面完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不断加强。深化平安青岛建设,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禁毒人民战争扎实推进。信访积案攻坚化解成效明显。双拥共建深入开展,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港澳、统计、档案、史志、气象、人防、仲裁等工作得到加强,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全面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众志成城打赢莱西、即墨、中心城区等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歼灭战,有力克服疫情影响,有效保障了企业生产经营和城市运行,维护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最大程度保护了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的关键阶段。我们将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各项部署要求,着力保健康、防重症,有序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确保顺利渡过流行期,实现平稳转段。

  一年来,我们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政府效能不断提高。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1292件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全部办结。修订完善《市政府工作规则》,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地方性法规草案4件,制定政府规章3件、修改5件、废止25件。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委实施办法,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三公”经费支出持续下降。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推进巡视巡察、督查、审计反馈问题整改。

  各位代表!一年来各项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青部队和武警官兵,向中央、省驻青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青岛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工作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必须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扎实办好惠民利民实事,赢得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最大信任和支持。必须牢牢抓住重点工作,深入落实市委决策部署,突出抓好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提升。必须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强化过程管理,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推动工作一项一项落到实处。必须突出实干实绩的鲜明导向,激励担当作为,推动攻坚克难,让崇尚实干、注重实绩、不务虚功在全市政府系统蔚然成风。这些经验启示需要我们倍加珍惜、长期坚持。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持续深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仍然不高,先进制造业项目还不够多,新兴产业规模还不够大;城市更新建设仍需加力,低效片区开发利用需要进一步加快,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持续提高;民生领域还存在短板弱项;统筹发展和安全还有薄弱环节;政府工作人员作风能力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扎实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持续抓好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干部作风能力提升“三条线”重点工作,加快打造“六个城市”,更大力度挖掘内需潜力、增强产业实力、激发经济活力、提升转型动力、厚植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全面完成国家、省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

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2月29日 赵豪志)

2023-01-06 09:48 来源:青岛政务网
查看余下全文